
横折的写法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初步学会横折的写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横折的写法。 难点 横与竖的提笔换锋处———折点。 【教具】 多媒体,书写用具,印泥,印章等。 【教学过程】 一、 介绍颜真卿的笔法特点 同学们,早上好!都说字如其人,想要学好颜体,首先要对颜真卿有所了解。来,大家畅所欲言,谈谈你们对他的认识。 预设: 1.颜真卿,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人 ,祖籍琅玡临沂。颜师古五世从孙 、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杰出的书法家。 2.张旭是颜真卿的老师,他曾严肃地告诉颜真卿:“学习书法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勤学苦练。要记住,不下苦功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老师的教诲,使颜真卿大受启发,他真正明白了为学之道。 3.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创"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4. 颜真卿刻苦练字,总结了用笔“十二字诀”:平、直、均、密、锋、力、轻、决、补,损、巧、称。 5. 颜真卿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等。 6. 颜真卿考中进士之后,多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等官职。当时五原县有一起冤狱,久久不能判决。颜真卿来到五原,辨别这起冤案。 师:是啊,你们了解得可真不少啊!(图片展示颜体的碑帖)。请你们欣赏这两幅碑帖,说说你们的感受吧!(指名回答) 生:浑厚,有力度。 师:是的,他的字外显出肌肉丰满的力感,内里却透着骨骼的健强,而且尤其注重一个“筋”字。颜真卿的字就像他的人一样:正大光明、丰厚雄浑、气势恢宏。素有“颜筋柳骨”之称。 【教学意图】都说:字如其人,因此有必要对颜真卿做一番了解。其次,两幅碑帖的欣赏是为了巩固学生的颜体的认识,增加孩子们学习的趣味性,为最后一个环节的作品呈现做铺垫。 二、 复习导入,由横竖入手学习横折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横、竖两种基本笔画的书写,那么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书法的世界,继续探究和学习横折的写法 。(板书:横折的写法) 1.请你回忆一下,长横的写法(指名说:欲右先左),竖的写法。(指名说:欲下先上)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新笔画由横竖组成,又不同于横竖,同学们请看示意图: 2.出示横折示意图,让学生与之比对,说出异同点。(折笔) 3.师范写横折,提点运笔方式。(板书:提笔,换锋,收笔)学生练习书写。 4.引导学生说出注意点。折笔有两种方式: (1)暗过:古人把这种转换笔锋的动作称之为“暗过”, 暗中过笔。 (2)“笔笔断而后起”:古人将横画结束、竖画另起再写的方法又称“笔笔断而后起” 。但不能误解为横折竖一分为二。 5.展示、评价学生的书写 ①自己先说一说,写“横折”时,出现了哪些问题? ②同桌互相评一评,说一说 ③结合学生书写点评。 【教学意图】由已学知识实现对新知的过渡,在节点处———横折(提笔换锋)的重点击破,变成新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不过孩子们的观察力不够强,还需要老师的恰当引导,本环节实现了讲练结合,还更多的时间与孩子,不让书法流于形式化。 三、 再次指导学生书写“横折”,学写“日”“里” 【教学意图】由笔画实现到字的过渡,考验的是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对整体字形的把握,本环节需要教师在关键处点拨,不需要做过多的讲解,重在引导孩子们观察。 四、反馈,评点学生写的字 【教学意图】及时的补缺补漏能让孩子们在短时间内实现更大的进步。 五、一课一得 作品:一日千里 【教学意图】激发孩子们学书的欲望,让书法深入人心。 六、课堂小结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一门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书法,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