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71598

西泠印社 版三年级书法下册《第6课 横钩》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6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418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西泠,印社,三年级,书法,下册,第6课 横钩
  • cover
三年级下册第6课横钩 ( 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横钩,能分辨横钩的形态特征并掌握其写法。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解、观看范字书写视频、尝试练习、小组讨论等方法,逐步学会书写“常、宗、定、宇”四个例字。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力求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分析 1.教材编写分析 《横钩》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板块包括“试一试、看一看、练一练、找一找和书法家故事”五个部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横钩,将“常、宗、定、宇”等字用正确的笔法平稳地写在米字格的中间。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掌握横钩的写法。 难点:两种横钩的写法有所不同,转折后钩的长短、角度各不相同,在具体书写中应多加注意。 教具准备 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展示台等。 板书设计 横钩 (1) (二) 横略向上凸有弧度 横较细而向右上斜 向右下顿笔后再向左下勾出 顿笔转折出钩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以本课板块“试一试”为楔子,请学生根据课本上的图示,画两组不同的线条,一组圆转,一组方折。 请学生说一说圆转和方折在书写时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体会这是转折时顿笔的力度和方向不同造成的效果,并导入本课题:《横钩》。 二、学习新知 1.观察感受,尝试书写 (1)教师示范课本上第一种横钩的书写(播放相应视频),边放边解说该笔画的书写要点:中锋行笔写横,略向上凸,往右下顿笔后调锋向左下出钩。 (2)教师示范课本上第二种横钩的书写(播放相应视频),边放边解说该笔画的书写要点:中锋行笔写横,横较细而向右上斜,转折处先向右上提笔再向右下重按顿笔,调锋向左出钩,钩短促,露锋尖收。 (3)教师再次播放相应视频,并在写好的笔画上用其他颜色的笔勾出两种横钩的行笔路线,写完后在黑板上用粉笔勾画这两种横钩的行笔示意图,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书写横钩的认知。 (4)请学生尝试书写两种横钩各三遍,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自荐或老师选择一至三份学生作业,进行师生互动评价,教师引导总结,指出写得好的笔画好在哪里,写得不好得笔画欠缺在哪里。 2.重点临写例字 (1)教师播放本课四个带有横钩的例字的相应视频。 (2)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四个例字进行讲解,分析不同例字中横钩的异同点及书写注意事项。 (3) 边播放边解说这些字中横钩的书写要点:“常”字上宽下窄,横钩横细长,略向上凸,转折后向右下顿笔再向左勾出,出锋较长(第一种横钩)。“宗”字横钩横细而上斜,覆盖上点心收笔处,转折时向右下重按顿笔,略往左上调锋后向左出钩(第二种横钩)。“家”字宝盖头的横钩也是第二种写法,出钩处的调锋方向转变依次是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其中往右上和左上调锋短暂而细微,需要特别注意。“宇”字宝盖头横画细长上斜,穿过上点,向右下顿笔再稍往左上提笔后向左下勾出,钩短而粗(第二种横钩)。 (4) 学生尝试书写四个例字,先描二个,再摹一个(在课本后附的练习纸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 学生自荐或教师选择一至三学生作业,进行师生互动评价,重点引导学生根据上述书写要点描述对同学作业进行评价,以加强认知。 3.拓展延伸 通过“找一找”板块,强化学生对横钩的认知。 (1)教师出示“亭、密、楚”三字,请学生找出其中的横钩。 (2)请学生尝试分析例字中横钩的特点,比较其中的异同。 (3)教师总结:这三个字中的横钩都是第二种横钩,其中“亭”字的横钩横较细长;“密”字的横钩横略短;“楚”字的横钩横由粗渐细至右上顿笔调锋出钩。 通过“书法家故事”板块,丰富学生的书法文化知识。本板块可作为丰富课堂内容,拓展知识点的选择。本课讲述了隋末唐初书法家智永退笔冢的故事。除了向学生介绍这位大书法家的生平和书法艺术特点外,重点让学生领会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