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71953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 第3单元 圆柱与圆锥(6份打包)

日期:2024-05-17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11729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单元,打包,6份,圆锥,圆柱
    第1课时 圆柱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2.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3.培养观察能力和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并能正确地判断圆柱。难点: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17页内容、第18页例1、“做一做”、第19页例2、“做一做”和第20页“练习三”第1、2题。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PPT课件、圆柱形实物和模型、直尺2.学具准备:贴有商标纸的饮料罐、圆柱实物、长方形硬纸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6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口头回答。(1)长方体是由( )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有( )个顶点和( )条棱。(2)正方体有( )个面,( )个顶点,( )条棱。学生集体口述答案。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立体图形中的新成员———圆柱。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2分钟)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2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情境图,引导学生从实物图中抽象出圆柱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中岗亭、客家围屋、灯笼等实物图。提问: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大家可以拿出自己手中的圆柱形物体看一看,摸一摸。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所发现的特点。教师小结: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简称圆柱。圆柱一定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学生自由讨论还见过哪些圆柱形的物体。2.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例1及情境图,引导学生认识圆柱各部分。(1)引导学生认识圆柱的面、高。提问:圆柱一共有几个面?用手摸上、下底,看一看有什么特点?再摸一摸侧面,有什么感觉,它是一个什么面?圆柱的高又是哪里?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它的面。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教师小结并在黑板上画出圆柱图,把上下底面、侧面、高标出来。小结:圆柱是由3个面围成的。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圆柱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叫做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2)引导学生快速转动长方形硬纸片,看一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组织学生操作后,汇报结果。3.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例2及情境图,引导学生认识圆柱侧面展开图。提问:如果把圆柱侧面沿高剪开,它会是什么形状?它与圆柱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剪一剪,然后小组讨论自己的发现。教师板书展开图并标识与圆柱的对应关系。小结: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这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长(或边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或边长)等于圆柱的高。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8分钟) 1.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3.完成教材第20页“练习三”第1题。4.完成教材第20页“练习三”第2题。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2.布置作业。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圆柱的认识”,圆柱是一种实际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立体图形。在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讨论、发现和总结圆柱的特征,探索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使学生全方位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第2课时 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探索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通过学习,巩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应用。3.通过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难点:能运用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相关知识,解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