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7638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日期:2025-05-16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0次 大小:124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七年级,历史,社会,上册,第三,单元
  • cover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一、国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地方,人民是这块土地上的主人,国土与人民是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 二、有关我国的知识如下: 1、我国的疆域———辽阔:(1)我国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与欧洲面积相当,位于俄罗斯、加拿大之后,居世界第三位。(2)我国的四个端点:东西跨经度62度(时差差4小时),南北跨纬度49度。(3)我国的海域: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4)我国的岛屿:台湾岛———中国最大的岛屿;海南岛———中国第二大岛。(5)我国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太平洋西岸(东临太平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与14个国家为邻,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 2、我国的行政区划———有34个:(1)原因或目的是:中国国土面积大,为便于管理,促进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行政区域分三级(省、县、市)。(2)省的由来:元、明、清。具体见课本44页的阅读卡。(3)记住课本44页的图3-3和45页的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4)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区域:课本46页。例如:位于东北的3个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5)浙江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南翼。北邻上海与江苏,西接安徽和江西,南连福建。 3、我国的人口———众多:(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很不均匀。(3)我国人口分布线:黑河———腾冲一线。 4、我国的民族———有56个:(1)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2)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3)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 5、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1)地形多样是中国自然环境的显著特点。(2)地形包括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和盆地。(3)高原有青藏高原(位于第一阶梯)———被称为世界屋脊、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这3大高原位于第二阶梯)。(4)山地有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大兴安岭等。(5)平原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6)丘陵有东南丘陵。(7)盆地有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8)各种地形的面积相差很大。我国是一个山区面积广大的国家。 6、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第一阶梯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2)第二阶梯是高原和盆地。(3)第三阶梯是平原和丘陵。(4)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使得长江和黄河都自西向东流。(5)我国人口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在以平原为主的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在以盆地、高原为主的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7、我国的气候———差异显著,受季风气候影响最大。(1)气候类型两种: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 (2)非季风气候包括: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3)季风气候包括: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浙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4)季风分2种:夏季风和冬季风。夏季风又叫偏南风,是从海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吹向大陆的风。冬季风又叫偏北风,是从大陆(西伯利亚和蒙古)吹向海洋的风。(5)季风的特点:雨热同期。(6)季风的影响:季风气候给我们提供了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优越条件。每年夏季风带来丰沛雨水的时候,恰好是气温较高的时候,因而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这一特点对农作物、森林的生长极为有利。虽然季风气候能够带给我们很多好处,但是由于它的不稳定性,有时也会带给我们灾难。例如,有的年份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或来得迟、退得早,雨季的长短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引发洪涝或旱灾,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