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81355

粤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7.3 四川盆地(共32张PPT)

日期:2024-05-0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65949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四川,盆地
  • cover
(课件网) 《四川盆地》 九寨沟 导入新课 地理位置 新课学习 主要的河流 岷 江 江 长 嘉 江 陵 乌 江 找出流经四川盆地的主要河流。 观察河流流向,思考河流流向反映了四川 盆地怎样的地势? 四周高,中间低 新课学习 气候 四川盆地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暖湿润,降水丰富 想一想:四川盆地的地形对当地气候会造 成什么影响? 1.北面高大的山地阻挡寒冷气流,盆地 内部冬季较同纬度地区温暖。 2.因群山环绕,当地多云雾、少日照、多 夜雨,太阳辐射低,湿气重,故当地人喜欢 吃辣驱湿。 新课学习 土壤 紫色土广布,土壤肥沃,部分地区一年三熟 新课学习 地形类型: 气候特征: 河流流向: 典型 植被: 特色土壤: 盆地 温暖湿润 自四周向中心流 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 紫色土 山地阻挡寒冷的气流进入盆地 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新课学习 欣赏古诗词与谚语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巴山夜雨 ” 思考:这些词句能告诉我们四川盆地的哪些自然特征? 四川盆地边缘多山,山势陡峻; 地形闭塞,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 加上雨水丰沛,农业生产条件好 新课学习 天府之国 新课学习 成都平原 新课学习 都江堰水利工程 新课学习 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世界文化遗传名录--都江堰 通过课本文字,了解都江堰的历史与作用 新课学习 讨论 P52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1.地势低平 2.土壤肥沃有“紫色土” 3.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 4.有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 5.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新课学习 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 新课学习 著名的佛教名山———峨眉山 新课学习 峨眉金顶佛光 新课学习 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乐山大佛 新课学习 大熊猫栖息地 新课学习 四大名锦———蜀锦 新课学习 蜀绣 新课学习 自贡古盐井 新课学习 想一想 古语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请从地形 角度分析古代四川盆地交通艰难的原因。 四川广元明月峡古栈道 新课学习 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 新课学习 四川盆地的交通 找一找贯通四川盆地内外的交通干线 新课学习 主要城市:重庆、宜宾、成都等等 分布特点:沿长江、沿交通干线分布 新课学习 如今,随着成昆线等众多交通线路的修建,方便了成都与外界的联系。试分析四川盆地中交通线路布局有何特点? 多避开高大山脉,沿山谷,河谷延伸,呈“之”字型分布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蜀道变通途 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被称为 。 四川盆地内有六处风景名胜被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 天府之国 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熊猫栖(qi)息地、重庆大足石刻。 结论总结 蜀道变通途 1.铁路运输:宝成线、成昆线 2.水上运输 3.交通枢纽:重庆、成都 1.地形: 2.气候: 3.熟制: 4.土壤: 5.河流: 盆地,中间低四周高,四周被山地和高原环抱。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多云雾、多夜雨,少日照 一年两熟或者一年三熟 紫色土(在湿热的条件下形成) 长江,岷江、嘉陵江、乌江 结论总结 1.“昔日蜀道难,今日大改观”,四川盆地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是( ) A.成昆铁路和川黔铁路向南联系云贵地区 B.宝成铁路、成渝铁路穿越秦岭联系东西 C.长江向东穿过巫山联系长江下游地区 D.川藏公路穿过云贵高原联系东西 2.四川盆地大多数的城镇都沿交通干线公布的原因是( ) A.便于对外联系 B.人口集中 C.有丰富的资源 D.自然条件优越 A A 课堂练习 3.下列有关四川盆地的河流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流向大多从四周向中心流 B.嘉陵江的流向是自西向东流 C.黄河流经盆地中部 D.河流水量较少,含沙量极大 4.四川居民爱吃辣椒,主要因为( ) A.当地盛产辣椒,形成吃辣椒的习惯 B.冬季比较阴冷潮湿,吃辣椒可以驱寒抗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