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84587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 (共35张PPT)

日期:2024-05-0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59119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8课
  • cover
(课件网) “两个凡是” 引 发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思想解放运动 思想 基础 十一届 三中全会 政治路线 重心转移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拨乱反正 伟大的历史转折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改革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强国之路 教学目标 1.了解为什么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了解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措施和影响; 3.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 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回忆所学知识,思考改革以前农村实行的是什么体制?这种体制有什么特点? 特点: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 体制:人民公社 依据材料分析人民公社化体制有何弊端? 土地归公社所有,农民没有生产自主权,都是集中劳动,每天劳动后统一记工分,干多干少一个样。一天混一个杠,一个杠7分钱正好买三盒火柴,干一天活还不如抓一个母蛤蟆。 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顺口溜 弊端:吃大锅饭,收入少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1、背景: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为什么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讨论) 第一,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不脱贫,就是大多数人没脱贫;                     第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高速度发展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第三,人民公社制度造成农业发展缓慢。 (1) 在计划经济下,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农民缺乏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春风送暖启新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直接原因:1978年安徽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 安徽:“乞丐大省”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嫁出,不见新娘进凤阳。 ———改革前的凤阳《花鼓词》 1978年以前,安徽凤阳小岗村是有名的贫困村。改革前的安徽还被称为“乞丐大省” 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农村改革的最初形式———分田到户” 1、时间、地点: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2、标志: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3、方式/特点: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4、基础:土地公有制; 5、农村改革的目的: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把土地借给农民经营, 盈利和亏损都自己负责 有土地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保证土地是国家、集体的 主要形式: 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大包干(gān),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生死状签订当晚,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就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 大家都打了鸡血一样,天没亮就出去劳作了。 第一年秋收,小岗生产队喜获丰收,首次向国家交售余粮。 一年就越过了“温饱线”,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6倍多。 1980年,粮丰猪肥。 d推广: 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一、旧体制的突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