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89085

冀美版八年级下册 3.绘画的构图 课件(23张幻灯片)

日期:2025-10-29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27482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美版,八年级,下册,画的,构图,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构图 绘画 de 学习目标 1、学习和了解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常见的构图类型。 2、尝试运用构图知识评价和欣赏美术作品。 3、尝试运用构图的形式法则进行绘画实践。 构图一词,源自拉丁文 ,意为组合、构成。在美术创作中,构图一般指在平面上安排和处理审美客体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织成整体的艺术作品,以表现构思中预想的审美效果。 课堂小练习--《三个苹果》 小结:1.构图体现在设计艺术中,是要刻意地制造对比,使画面比生活更突出,从而更好地体现设计的主题. 2.多样统一是合理构图的基本条件,多样避免了单调,统一则避免了杂乱 。 构图基本形 构图的基本结构形式要求简约,通常概括为基本的几何形。 而构图中的基本形是现实生活中各种复 杂形象的高度概括。 1、三角形 画面上的五壮士与山形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整体。从而使人感到一种永恒的纪念碑式的稳定感。 油画《狼牙山五壮士》 作者:詹建俊 在圆形的构图中,圆形的边线无首尾之别,形状无方向的变差,张力均匀,给人以流动、饱满、完整、团实的感觉。物象结构成团形,具有凝聚的整体感。 2、圆 形 油画《静物》 作者:卫天霖 3、S形构图 这种“峰回路转”迂回的取势方法在山水画构图中常被采用,气势的往复回旋有S形,也有相反的S形。这种取势往来逆顺,气势回旋,连绵不断,柔中见刚,刚柔相济,容易取得赏心悦目的形式美感。 “笔记式”构图 “笔记式”构图是国画采用的“笔记式”观察、表现方法,没有固定视点、视向和视线。画家随着身体的移动对对象进行多方位的观察,故采用的是散点与移动的透视法。在山水画中表现的更是如此。北宋画家郭熙在实践中 总结出一套很重要的山水透视与构图法则———三远法”。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山水训) 题款与图章中的闲章是中国画精神性的一种表现,同时又是中国画构图的一部分,在布局时不能不考虑它们的位置 “照相式”构图 “照相式”构图即西画采用的焦点透视表现法。 雅典学院 拉斐尔(意大利) 夜巡 伦勃朗(荷兰) 对角线式和斜线式运用也极其普遍,线条倾斜,使人产生动感. 由两条对角线交叉组成X形结构,则具有集中和放射的两种对立运动. 构图是绘画的基础,从欣赏的角度来讲,应注意把握绘画构图的以下几个方面: (1)主要形象突出,构图中心明确。构图应围绕主要形象形成构图中心,以使表现内容一目了然。构图中心不是画中央,而是指表现内容的中心,构成观众注意的焦点。宾主关系明确,位置安排得当。 《开国大典》 毛泽东站立于人群前面,居主要地位,身着深色服装,在明亮天空衬托下显得突出,并在灯穗的飘向、栏杆透视线的引向和其他人物精神意向的作用下,使观众一眼便注意到这一伟大人物和看出所表现的伟大事件。 《太行丰碑》,画家用竖幅构图,将山按方形结构组合,并运用强烈的黑白对比构成一种坚实、敦厚、沉重的宏大气势,与将太行山作为抗敌的历史丰碑立意相吻合。 (2)构图结构形式与内容相统一 (3)色彩与表现内容的统一。 《白夜光》色调暗绿、沉静,与表现内容相统一。 (4)构图要符合形式美法则,给人以形式美感。 我们的视线可以从位于前景的衣着华丽的教皇开始,他右臂下垂的长袖连到最下方的小天使,他们仰头注视的姿态又把我们的视线引向位于明亮背景前的圣母,她的披巾和长袍构成优美的反S形,飘起的下襟连到圣女身上,最后又到达背后绿色的帷幔。在所有这些和谐的曲线中,蕴藏着极为复杂而完美的韵律美。 中国山水画 形式法则 1.气势回旋———S形构图 ??? 2.一波三折———Z(之字)形构图 。这种取势构图与S形构图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