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91772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605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福建省,版含,Word,试题,历史,考试
  • cover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福州八县(市)一中适应性考试 高中 二 年 历史 科试卷 完卷时间 : 90 分钟 满 分: 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 题目要求。 1. 据《史记》载:黄帝死后,其孙高阳(即帝颛顼)因为品行能力出众,继承了他的事业;之后,黄帝的曾孙高辛(即帝喾)接替颛顼之位。喾死后,他的儿子挚继位、但由于治理不善,被放勋(挚的弟弟)替代,这便是后来的帝尧。由此可知当时(  ) A. “家天下”局面已经形成 B. 禅让制度遭到破坏 C. 血缘关系影响王位继承 D. 黄帝族高度集权 2. 商代女性可以参与军事、主持祭祀等;周代女性逐渐被束缚在纺纱织布等生产活动范围内。这一变化反映了周代(  ) A. 井田制瓦解 B. 礼乐制度推行 C. 宗法制完备 D. 纺织技术提高 3. 西周统治者举行的“籍田礼”是西周时代最重要的政治活动之一。周天子以亲耕为表率,宣扬“民之大事在农”、“王室唯农是务”。“籍田礼”(  ) A. 是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 B. 反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理念 C. 是统治集团重农意识的政治实践 D. 体现最高统治者对各诸侯国重视 4. 史角是西周末年周王室掌管“郊庙之礼”的史官,他被留在鲁国以后,经过数代相传,“郊庙之礼”并未失传,但他的后代已不是周王室的史官了,“郊庙之礼”便流传于民间。这反映出(  ) A. 周礼在春秋时期走向崩溃 B. 春秋时期的学术氛围宽松 C. 鲁国对周礼的保存较完整 D. 文化逐渐下移的发展趋势 5. 下表为不同史料关于古代“城”的产生的历史记述。据此可知(  ) “城郭沟池以为固。” 《礼记?礼运》 “民保于城,城保于德。” 《左传?襄公七年》 “城为保民为之也。” 《谷梁传?隐公七年》 “城者,所以自守也。” 《墨子?七患》 A. 最初的“城”具有军事防御性质 B. 商业发展是“城”产生的主要原因 C. 城市承担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职能 D. 城市规划体现了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6. 战国后期,诸侯国君已普遍用玺印作为凭证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等,逐渐形成玺印制度。如图是战国时期诸侯国的部分代表官印。这表明战国时期(  ) A. 封建体制开始崩溃 B. 集权体制初现雏形 C. 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D. 玺印具有统一风格 7. 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秦朝中央职官除三公九卿外,还有上卿级别的前后左右将军,负责掌管京师治安的中尉,负责修筑宫廷的将作少府等等。这些职官不由世袭而来,而由皇帝亲自任命。由此可知,秦朝中央官制的设置(  ) 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有利于提高政权的运行效率 C. 开创官僚政治的运行模式 D. 表明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8. 关于“郡”字的解释,有说法是:“郡之言君也。改公侯之封而言君者,至尊也。今郡字,‘君’在其左,‘邑’在其右,君为元首,邑以载民,故取名于君,谓之郡。”按这一说法,“郡”字的出现反映出(  ) A. 分封制退出历史舞台 B. 君主专制体制的建立 C. 血缘宗法体系的完善 D. 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 9. 汉武帝时,重用低级官吏和侍从人员为尚书令、侍中等,共议军国大事;东汉光武帝“虽置三公(司徒、司空、太尉),事归台阁(尚书台)”,尚书台官位低微,职权却较大。这说明两汉时期(  ) A. 中枢机构出现重大调整 B. 行政机构形同虚设 C. 分权制衡体制逐步形成 D. 政府决策渐趋集中 10. 西汉时期的大司农桑弘羊为盐铁官营辩护时说,豪强大家“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聚众或至千余人”,易“成奸伪之业”,给国家带来祸患。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大一统是盐铁官营的政治前提 B. 增加收入是盐铁官营的重要目的 C. 经济控制基于政治安定的考量 D. 打击豪强是历代王朝的政治诉求 11. 汉武帝时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