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94928

2020年化学中考备课复习过关检测------《身边的化学物质》(Word版附答案)

日期:2024-06-2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1746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0年,化学,中考,备课,复习,过关
  • cover
《身边的化学物质》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空气中含有少量稀有气体,它们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C.空气中氧气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21% 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2018年3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18年六五环境日主题:“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大量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B.全面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污染水的生产项目 C.生活污水不含有害物质可以随意排放 D.减少燃煤使用,保护青山绿水 3.二氧化碳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 A.制汽水 B.制干冰 C.被石灰水吸收 D.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6.将水库的水净化为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描述缺乏科学性的是 (  ) A.加入明矾使悬浮小颗粒凝聚 B.投药杀菌消毒 C.通过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D.通过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 7.认识和遵循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规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下列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积极倡导“低碳”行动的目的是彻底消除温室效应 C.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8.区别下列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 A.空气与氧———带火星的木条 B.硬水与软水———肥皂水 C.二氧化碳和氮———澄清石灰水 D.氮气与氖———燃着的木条 9.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移出导管 10.如图所示为验证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 B.正极产生的气体能支持燃烧 C.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 D.负极产生的气体在点燃前需要验纯 11.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A.碳+氧气二氧化碳 B.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 C.钠+氯气氯化钠 D.镁+氧气氧化镁 12.某学校环境监测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市区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下面是他们监测到的部分数据: 测定区域 测定时段 抽测次数 空气中CO2的含量(平均值) 城市绿心 中午12:00~13:00 5 0.029% 城市绿心 清晨7:00~8:00 5 0.028% 繁华闹市区 中午12:00~13:00 5 0.039% 繁华闹市区 清晨7:00~8:00 5 0.032%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同学们在研究中应用了分类比较的方法 B.大量植树造林可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不同地域都是相同的 D.多次抽测并取平均值可有效避免测定结果的偶然性 13.区别下列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 A.空气与氧———带火星的木条 B.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点燃 C.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澄清石灰水 D.氮气与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青霉素的药瓶、注射器和眼药水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缓缓推动注射器活塞,滴入稀硫酸后,在眼药水瓶中即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提示: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硫酸钠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