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396169

北师大版三年级书法下册《第1课 斜钩》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7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108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三年级,书法,下册,第1课 斜钩,教学设计
  • cover
北 师 大 版 教 材 三 年 级 书 法 下 册 第1课《 斜 钩 》 教材分析 《斜钩》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斜钩的形态纵长,是一个字中的主题笔画,其书写难度较高,主要在于斜钩斜部的长短、粗细、方向、弧度的控制,以及出钩处的书写方法。所以本课内容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本课分为“书写要点”“看看想想”和“书写园地”三个栏目。在“书写要点”栏目中,教材出示了斜钩、以及范字“氏”“代” 的图片。“看看想想”栏目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分析两个范字的笔画、结体特征,提示学生在书写时的注意事项。“书法园地”栏目向学生介绍了文房四宝中的砚,列举了“四大名砚”。以丰富学生的书法文化素养,提升其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两年的硬笔书法基础,使用毛笔也已有半年,大多数学生书写姿势和拿笔姿势方法正确,但运笔能力稍差,特别本课的斜钩写起来难度较大,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注意方法的运用,演示讲解清楚,使学生易于接受掌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斜钩的形态。掌握斜钩的起笔、行笔、收笔方法。认识斜钩的形态与其在字中位置的关系 。掌握教材中两个范字的书写方法。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图片,演示讲解,评议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书写额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砚的用途、材质及四大名砚,’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其学习兴趣,增强爱国情怀,明白“学习技艺,就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斜钩及相关范字的写法;了解砚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认识斜钩的形态与其在字中的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软笔书写用具等 学生:软笔书写用具等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强调坐姿,稳定学生情绪。 【设计意图:稳定学生情绪,使其快速进入上课状态。】 2、 导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出示古代兵器———戈的图片,并向学生讲解“戈”字的文字演变源流,然后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戈”字中是主笔笔画斜钩的书写方法。板书课题:斜钩 【设计意图: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3、 教授新课 (一)学习斜钩 1.出示斜钩图片,同学们观察斜钩的形态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分析斜钩的形态特征(长短、方向、曲直、粗细)】 2.出示斜钩练习歌,边诵读边想想斜钩是怎样起笔、行笔、收笔的? 3.出示斜钩行笔图,引导总结斜钩行笔路线横切重起—渐轻渐重—顿笔调锋—右上轻钩。 4.同老师一同书空斜钩 5.教师示范斜钩的书写方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6.学生练习书写斜钩。 7.教师出示四种错误的斜钩书写,提醒学生注意。 8.学生再次练习,互相评议。 9.讲解与斜钩有关的词语“百钧驽发”. 【设计意图:分析并直观体会斜钩的书写方法,进而尝试练习,了解有关斜钩的书法知识】 (二)学习“氏” 1.出示“氏”图片,什么结构?主笔是哪一笔?整体形态怎样的? 2.引导学生分析“看看想想”第一、二幅图“曲中有直”“脚跟用力蹬”。 【设计意图:分析范字“氏”的用笔与形态】 3.教师示范“氏”的书写,边书写边讲述书写要领,特别需要强调字中斜钩的书写方法。 4.学生练习“氏”,教师巡视指导,有层次的点评,播放轻音乐。 【设计意图:“氏”的书写实践】 (三)学习“代” 1.出示“氏”图片,自学分析其结构。 2.引导学生分析“看看想想”第一、二幅图“粗细变化”“有离有合”。 【设计意图:分析范字“代”的用笔与形态,了解“代”与“氏”斜钩差异的原因】 3.教师示范“代”的书写,边书写边讲述书写要领,特别需要强调字中斜钩的书写方法。 4.学生练习“代”,教师巡视指导,有层次的点评、自评,播放轻音乐。 【设计意图:“代”的书写实践】 (四)小结带斜钩字的规律 【设计意图: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