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397762

高中语文北京版选修二《 呼兰河传》(二) 学案+教案+课件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13485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语文,北京,选修, 呼兰河传,学案
    高中语文北京版选修二 呼兰河传(二) 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整体理解《呼兰河传》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 2.能够品味《呼兰河传》散文化小说的叙述艺术特色。 3.能够感受作品流露出的对乡土刻骨铭心的怀恋,体悟萧红的写作旨归。 【课前预习任务】 1.查阅和梳理萧红的生平经历。 2.整体通读《呼兰河传》,分别为每一章概括标题。 3.用批注法标注自己的阅读体会或疑惑。 【课上学习任务】 1.通过概括标题来理解《呼兰河传》整本书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 2.通过语言赏析、叙述视角等来分析《呼兰河传》散文化小说的艺术特征。 3.感受与体悟萧红的故乡记忆和精神还乡。 【课后作业】 思考与探究题。(任选一道完成即可) 1.《呼兰河传》是一部纯粹的乡土小说。有人说,作者萧红是东北人,身负家仇国难,这篇小说完成于抗日战争中期,竟没有一点抗日意识,小说严重地脱离了时代,没有一点民族的精神。也有人说,萧红放弃了一切束缚文学的教条,表现出傲睨文坛流风的勇气。萧红则在小说尾声里说:“以上我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为他们充满我幼时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请结合《呼兰河传》,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字数不少于200字。 2.很多人去过鲁迅的故乡,看到鲁迅儿时生活过的百草园,都觉得平淡无奇,根本没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绘得那样美好和神秘。同样,如果现在能到呼兰河小城萧红家的后花园看一看,你也许会和许多人一样,觉得索然无味。究竟是岁月流逝,人事变迁,风光不再,还是作家笔下故意夸张、粉饰?请结合作品和生活体验,谈谈的理解和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字数不少于200字。 3.“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请结合《呼兰河传》和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字数不少于200字。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评价依据:观点明确,论述合理,能够结合作品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课件网) 第四单元 呼兰河传(二) 北京版 选修二 高二年级 语文 《呼兰河传》整本书阅读学习目标 1.能够理解《呼兰河传》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 2.能够赏析《呼兰河传》散文化小说的艺术特色。 3.能够感受作品流露出的对乡土刻骨铭心的怀恋,体悟萧红的写作旨归。 第一章 呼兰河小城的基本概况 第二章 呼兰河人的精神“盛举” 第三章 “我”与祖父的后花园时光 第四章 “我”家几户房客的生活 《呼兰河传》整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 小团圆媳妇经历惨死 第六章 性情古怪的长工有二伯 第七章 磨倌冯歪嘴子的故事 尾 声 幼年记忆与难以忘却 《呼兰河传》以童年生活与童年记忆为线索,把孤独的童年故事串起来,写了20世纪初北方呼兰小城的社会风貌以及普通人的生活。萧红不是为某一个人作传,而是为生于斯、长于斯、念于斯的小城作传。 《呼兰河传》是一本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呼兰河小城风土人情并表现普通农民的生活、反抗、失败、屈辱和精神麻木的作品。 第一章:9节;第二章:5节;第三章:9节;第四章:5节;第五章:11节;第六章:14节;第七章:10节;尾声单独成章。 《呼兰河传》整本书的逻辑结构 十字 东西 二道街 生死 民风 与民俗 后花 园无 忧无虑 春 夏 秋 冬 祖父 祖母 老 胡家 有 二伯 冯歪嘴子 团圆媳妇 精神还乡 百感交集 《呼兰河传》中的人物故事呈现零碎样态,看着很像萧红的自传,但又不完全是自传。全书叙述视角多元,作品的语言像诗歌的语言,又像抒情散文那样,也像方志记载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