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418342

2020高考一轮(政治史) 第12讲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精讲+精练

日期:2024-05-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34984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0,中日,精讲,侵华,八国联军,战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讲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真题演练】--对接高考,洞悉体能 1.(2018·全国高考真题)甲午战 (?http:?/??/?www.21cnjy.com?)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是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 (?http:?/??/?www.21cnjy.com?)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这说明清政府根本不知道舆论宣传是近代外交的一种形式,即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故C项正确;欧美舆论宣传不可能会左右甲午战争的进程,故 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日本企图变更中国的政体,故B项错误;D项是对材料信息“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的误读,排除。 点睛:“现实的问题历史考”一直是高考命题 (?http:?/??/?www.21cnjy.com?)的思路,本题以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与日本在舆论宣传策略方面态度差异的对比,引导考生认识外交宣传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国际环境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只有首先抢占舆论制高点,才能快速反应,掌握主动权,沉着应对。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2013·全国高考真题)187 (?http:?/??/?www.21cnjy.com?)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拜托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答案】C 【解析】考查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结合材料“ (?http:?/??/?www.21cnjy.com?)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运用近代化史观,判断C项正确。材料指领事馆机构的设立,未涉及大使领事制度的建立,排除B项;A、D项材料无法体现。21教育网 3.(2016·全国高考真题) (?http:?/??/?www.21cnjy.com?)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答案】C 【解析】结合甲午战后的时代背景,可知梁启超提 (?http:?/??/?www.21cnjy.com?)出的“诗界革命”是为了适应救亡图存的需要,故C项正确。据题干中“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可得出梁启超希望中国能像英日那样崛起,并没有对民主革命进行阐释,故A项排除。梁启超是戊戌变法时期的代表人物,而“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故B项排除。改良思想的开端应该是在早期维新思想时期,与题意时间不合,故D项排除 4.(2017·天津高考真题)19世纪后, (?http:?/??/?www.21cnjy.com?)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21cnjy.com 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 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 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 【答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