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42040

岳麓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复习备课资料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1次 大小:133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岳麓,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cover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78--2001年) 课标要求 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设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4.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5.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6.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单元概述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建国后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伟大转折,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到国有企业改革攻坚,从沿海经济特区建立,到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以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逐步推进,党和人民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邓小平理论,这一切构成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真理标准的讨论 (1)背景: 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平反冤似错案,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当时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坚持“左”倾错误。 (2)讨论:邓小平复出,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3)影响: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形成了广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党的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2.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地点: 年底,北京。 (2)内容:①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提出 的总方针。 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①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 ②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提升点】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重大的转折点。一次是遵义会议,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一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左”倾错误,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二、 改革开放 1.对内改革 (1)农村 ①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分田包产到户,农民自负盈亏,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特别提示】安徽风阳率先实行承包责任制,揭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②农业改革日益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③乡镇企业崛起,改变了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推动了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2)城市 ①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变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③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 改革成为重点。 ④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个体经济、民营经济蓬勃兴起。 2.对外开放 (1)经济特区的建立 ①目的: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②步骤:1980年,设立 、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建立海南省,决定将海南岛设成经济特区。特区经济发展迅速,深圳尤为典型。 (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①1984年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次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 ②90年代,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③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3.加入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