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醇的教学设计 一 、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1.教材分析 学好本节内容对下一课时学习生活中的另外一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以及其它烃的衍生物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联系的典型的烃的衍生物。因此,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之一。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知道乙醇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建议通过探究掌握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 2.教学内容组织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代表有机物———乙醇,介绍其基本的结构、主要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的认识关系,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乙醇是与生活、生产联系非常紧密的一种物质,初中已经教授过其分子组成、俗名、物理性质等知识;乙醇是继烃之后重点学习的第一个含氧有机物,是学习有机物中氧原子成键特点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对比碳氢键和氢氧键活性的有力例证;对乙醇结构的理解过程也是学生深化同分异构体概念的过程;乙醇是掌握羟基性质的代表物质;乙醇在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本节内容是全章乃至有机物知识的重点之一。 二、 教学设计方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2)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3)使学生了解乙醇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与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分析乙醇的结构,由结构决定性质去理解乙醇的反应,通过实验探究,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索乙醇的化学性质。 (2)通过比较乙烷、水和乙醇结构、性质的差异,认识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 (3)通过动手实验,提高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乙醇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反应 3) 教学方法: 讲授、模型、学生实验探究、观察、对比、归纳、小组合作、讨论等。 为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节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操作,从实验现象中思考、质疑、讨论,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结论。整体思路:教师设疑———实验———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学生得出结论———教师小结。 4)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教具;四氯化碳、无水乙醇、金属钠、铜丝;试管、酒精灯、镊子、小刀、火柴、滤纸等。 三、 教学流程图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展示各种含有酒精的调味品和饮料的图片及有关酒的诗词 观看图片,学生自由回答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乙醇的物理性质 引导学生得出乙醇相关物理性质。结合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问:乙醇与前面学习的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何不同?为什么? 观察、实验、小结乙醇的物理性质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用问题激发学生对乙醇分子结构探究的兴趣。 展示乙醇的比例及结构模 型 展示乙醇的比例及结构模型。讲解乙醇分子的重要原子团(官能团):羟基(-OH)。引导学生比较乙醇与乙烷及水在结构上的异同,拆插乙醇分子模型。讲解-C2H5是疏水性原子团,-OH是亲水性原子团,故乙醇既可溶于水,又可溶于有机溶剂。 学生写出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及结构简式。分析得出:乙醇分子中存在-C2H5和-OH 加深学生对乙醇分子空间结构的认识。使学生关注到乙醇与乙烷及水在结构上的相似与不同。让学生明白“结构决定性质”。 分析乙醇分子的化学键并预测分子中可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