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424631

高中语文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课件苏教选修传记-31张

日期:2024-06-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11069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中,语文,北京,学的,经历,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助读链接】 一、作者名片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 简介: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 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民主主义革 命家。曾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 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要职。 成就:提出“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在执掌北京大学期间,参照德国大学的理念,对北大进行了全面改革,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评价:奠定中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为中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富有开创性的贡献。   二、背景回放 袁世凯死后,政局愈加混乱,时任 教育总长的范源濂向在欧洲游学的蔡 元培发出邀请,希望他回国出任北京 大学校长。当时的北京大学极为腐败,学生多为官僚、 富家子弟,在学校里被称为“老爷”,他们上学不是为 了学习知识,而是希望毕业后能做官,北京大学被人戏 称为“官僚养成所”,很为社会所菲薄。对此,蔡元培 的很多好友都劝他不要去,因为若整顿不好,反而有损 自己的清誉。孙中山先生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北京 是帝王将相所在地,封建思想非常浓厚,正需要像蔡元 培这样的人去北方宣传革命思想。最终,蔡元培抱着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心情,接受了北京大学校 长的任命。 【拓展链接】 聘落榜生当教授 梁漱溟在青年时代就刻苦好学,在报 上发表过许多研究古印度哲学的论文,引 起了人们的注意。北大校长蔡元培曾经 读过他的文章,认为他功底好,前途无量。可是他24岁 那年去报考北京大学时,却没有考上。蔡元培得知后非 常惋惜,就说:“梁漱溟想当学生没有资格,就请他来北大当教授吧!”于是蔡元培打破常规,聘请落榜生梁漱溟到北京大学任教。梁漱溟到校后不仅能胜任教学工作,而且还很快写出了重要学术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轰动了中外学术界。 【基础自测】 一、字音积累 1.单音字 罢黜(  )  嬗继(  )  斟酌(  )  势不可侮(  ) 芜湖(  )  核准(  )  阑珊(  )  引咎辞职(  ) · · · · · · · · 【答案】:chù shàn zhēn wǔ/wú hé lán jiù 2.多音字 (1)屏  屏联(  )  屏气(  ) (2)体  体面(  )  体己(  ) (3)攒  攒殴(  )  积攒(  ) (4)勾  勾当(  )  勾结(  ) (5)监  监禁(  )  监生(  ) · · · · · · · · · · 【答案】:(1)pínɡ/bǐnɡ (2)tǐ/ tī (3)cuán/zǎn (4)ɡòu/ɡōu (5)jiān/jiàn 二、字形积累 【答案】:聘/骋/俜 瞌/磕/嗑 楷/揩 签/鉴 三、词语辨析 1.妨碍·妨害 妨碍 妨害 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词义较轻 侧重于损害或有害于,词义较重 2.考察·考查 考察 考查 实地观察了解,目的是取得材料,研究事物 用一定的标准来查看评定,带有“考核、检查”的意思 3.启事·启示 启事 启示 为了说明某事而登载在媒体或张贴在墙壁上的文字。多用作名词 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多用作动词 四、词语积累 1.再接再厉: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2.爱人以德: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泛指对人不偏私偏爱,不姑息迁就。 3.劳而无功: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 【运用】选词填空或判断正误 1.国管公积金发布公告称,自2016年2月14日起暂停政 策性贴息申请,但政策不会    购房者用公积金贷 款买房。 (妨碍 妨害)? 2.2016年杭州中考语文考试的一大改变是新增了名著 阅读    环节。 (考察 考查)? 3.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落幕,有网 友发现,中央电视台官方公布的《春节联欢晚会》吉祥 物“康康”却全程失踪。 “康康”去哪儿了?部分网 友发起了寻物    。 (启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