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德斯基进行曲》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九单元听赏《拉德斯基进行曲》 教材分析: 《拉德斯基进行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的代表作品,这首著名的进行曲创作于1848年。拉德斯基是一个铁腕人物,曾残酷镇压了邻国的人民起义,可以说是一个反动军阀,当时,民族革命之火燃遍了整个欧洲,老约翰.施特劳斯和他的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却戏剧性地站在了两个对立的政治立场上。年轻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加入了革命者的队伍,老约翰.施特劳斯则积极支持保守派对人民起义的镇压,为了欢迎奥地利镇压意大利北部人民起义的将领拉德斯基凯旋,他特意创作了这首进行曲。虽然拉德斯基并不值得歌颂,但由于乐曲本身的独特魅力,长期以来依然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必演的压轴曲目,后来,就连施特劳斯本人及其子小约翰·施特劳斯也不愿再演出这首进行曲。尽管如此,《拉德斯基进行曲》还是以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征服了广大听众,人们也就渐渐地忘记了拉德斯基那段不光彩的历史,该曲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进行曲之一。 《拉德斯基进行曲》的开始是4小节的引子,生机勃勃、意气风发,立即唤起了人们的欢乐情绪。这首曲子由对比鲜明的两部分构成。强劲有力的引子之后是第一部分主题,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一队步兵轻快的走过大街。反复一遍之后,音乐经过一个全乐队齐奏的过渡句,随后出现的是与前面主题相对比的轻柔主题,篇幅较长,优美动听。乐曲的最后再现了第一部分的主题,在雄伟有力的高潮中结束 ? 学情分析: 作为六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素养,音乐感受能力相对低年级有较大的进步,节奏感、节拍感都能较准确的掌握。良好的聆听习惯已经基本培养起来,对作品的情绪都能较好的表达出来。六年级的学生音乐模仿能力也很不错,所以本课在设计的过程中适当的加入了与音乐相配合的音乐律动。通过这样的去感知音乐的旋律与节奏,从而掌握乐曲主题旋律困难不大,通过这样的音乐体验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音乐的情绪变化,感受管弦乐的特殊魅力,提高学生对管弦乐的审美品位和艺术修养。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与价值观:感受《拉德茨基进行曲》的风格特点,想象乐曲描绘的场景,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的品位和修养。 2.知识与技能:能认真听赏管弦乐《拉德茨基进行曲》,能够听辨乐曲的主题,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旋律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3.过程与方法:能专注聆听歌曲,利用图形谱、律动、体验、探究等方法,欣赏音乐。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体验《拉德茨基进行曲》欢快、幽默、诙谐的情绪特点 2.了解复三部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设计亮点: 1.能运用新课程理念来设计整堂课,融入多种表现形式来丰富课堂; 2.通过引导学生律动,做声势动作,让学生来体会音乐节奏和节拍的不同,获得实践经验。 教具准备:钢琴、课件、打击乐器(沙锤、铃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同学们,刚刚你们进入教室时听到的音乐,你觉得该音乐的节奏感觉怎么样?? 2、播放管弦乐《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问:这首曲子是声乐作品还是器乐曲?歌曲的情绪和节奏有什么特点??? 3、同学们,刚刚我们听到的这个乐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你们知道什么是进行曲吗? 进行曲:以行进的步伐节奏写成的音乐作品,一般在队伍行进时演奏,用来?统一步伐和意志。? 4、你们还知道哪些进行曲? ???????例如《义勇军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 三、新课教学?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一起来学习一首很经典的进行曲———《拉德斯基进行曲》,学生之前我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