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425457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13课 张衡传 课件(43张)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11863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13课,张衡
  • cover
(课件网) 第13课 张衡传 范晔 作者简介 二十四史之一的《后汉书》作者范晔(398~445年),字慰宗,南朝宋代顺阳山阴(浙江绍兴)人。他在南朝刘宋时期,曾任尚书史部郎、宣城太守、太子左卫将军等职。《宋书》上说他少年好学,博通经史,善为文章。后因密谋拥戴文帝的兄弟刘义康被处死刑,死时才48岁。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成《后汉书》。全书包括十纪、十志、八十列传,共一百篇。此书对考核史事有参考价值,文字亦朴素精练。今本《后汉书》包括梁代刘昭的增补部分,共一百二十卷。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后汉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彩,文气流畅,既有史学见识,又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张衡(78———139)字平子。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河南南阳西鄂人。在文学、艺术、地震学、天文学、地理学、数学、气象学、机械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曾两度担任执管天文的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世界上最早的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他设计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的地震仪要早1700多年。第一次正确解释了月食的成因,说明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食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 了解传主 浑 天 仪 浑 天 仪 地动仪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记里鼓车 指南车 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时说:“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 记里鼓车 指南车 天文著作有《灵宪》,总结了当时的天文知识,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并认识到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的远近有关。 他在政治和哲学上也有一定的研究。他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 文学作品如《二京赋》铺写京都景象,规模巨大;《归田赋》形式短小,重在抒情;《四愁诗》、《同声歌》各具特色,在五、七言诗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张河间集》。 人民至今还在怀念着他,一九五五年全国发行过纪念邮票。一九五六年南阳重修他的坟墓和读书台,郭沫若曾在他的纪念碑上题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张衡故居与张衡墓庐 我国史书体例介绍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 件的史书。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 以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 不间断的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 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如《左传》 如《国语》《战国策》 如《史记》 我国著名的《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 如《汉书》 如《史记》 关于人物传记 先写人名,籍贯,品性综述…… 然后按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传记的基本特点: 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传记的基本内容: 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 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注意: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是也不可能把一个人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 传记的种类: 第一部分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译文: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在三辅一带游学,乘便进入京城洛阳,在太学学习,因此通晓五种经书,熟悉六种学问和技能。 走近课文 虽才高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