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426086

人教版必修1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共39张PPT)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35773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必修,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 cover
(课件网)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1)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2)经济发展的需要 3)美苏争霸的影响 4)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法德两个国家化解宿仇、实现和解是西欧联合的关键。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发表了一项声明,提议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矿和钢铁生产置于一个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法德实现煤钢的共同生产,不仅促进了法德关系的改善,还为西欧国家的联合铺平了道路。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1)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2)经济发展的需要 3)美苏争霸的影响 4)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关键:法德宿敌的和解。 (根本原因) 1、原因: 2、联合过程: 1)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 ,决定建立 ,这促进了法德矛盾的化解。 2)1958年,西欧六国在罗马签署《罗马条约》,于1958年成立 和 3)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 欧洲煤钢共同体 《巴黎条约》 欧洲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煤钢共同体 原子能共同体 经济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 1993年称欧洲联盟 欧盟的会旗:1986年5月29日正式悬挂,会旗为天蓝色底,上面有12颗金黄色的星,表示欧洲联盟12个成员国。制作会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增强人们对欧盟和欧洲同一性的印象。 1993年11月1日,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欧洲共同体的发展历程 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盟;   1981年1月1日,希腊成为欧共体第10个成员;   1986年1月1日,葡萄牙和西班牙加盟,欧共体成员国增至12个;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 1993年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1995年12月11日,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盟,使1993年11月1日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欧洲联盟条约”形成的欧洲联盟扩展至15国。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 1993年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1、原因: 2、联合过程: 3、影响: 目前欧盟总体面积扩大近74万平方公里,人口从约3.8亿增至约4.5亿,整体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约5%,从现在的9万多亿美元增加到10万多亿美元,经济总量与美国不相上下,欧盟的整体实力有所增强。 在西方国家中,法国总统戴高乐首先向美国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他主张欧洲应是“欧洲人的欧洲”。主张欧洲联合起来,摆脱美国人的控制。196O年,法国试爆原子弹成功。增强了法国的实力。1964年,法国又冲破美国设置的反华阵线,与中国建交。,1966年,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与美国相抗衡,表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1、原因: 2、联合过程: 3、影响: (1)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2)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发展 1、“欧共体”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A、联合抗衡美苏 B、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联系的加强 C、摆脱美国的控制 D、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 B 及时巩固 2、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都没想到的那种挑战。”文中的“挑战”是指 A、苏联的威胁 B、西欧和日本的发展 C、第三世界崛起 D、美国经济的滞涨问题 B 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 1945年8月,美国投掷原子弹后,日本广岛一片废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战后初期日本劳动者的生活 原子弹袭击后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