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前情回顾: 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长越短,摆得就越快。 2.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单摆的等时性)。 实验过程: 1.用铁架台/自制木架做支架,挂上一个摆。 2.将铁架台和摆一起放到一个圆底盘上。 3.先让摆前后来回摆动起来,再缓慢而平稳地转动圆底盘。 当圆底盘转动后,摆摆动的方向变了吗?是跟着圆盘一起转动了还是基本不变? 前后摆动 前后摆动 前后摆动 前后摆动 前后摆动 前后摆动 前后摆动 前后摆动 前后摆动 前后摆动 前后摆动 前后摆动 前后摆动 前后摆动 前后摆动 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底座转动情况 摆动方向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未转动时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90度后 沿逆时针方向转动90度后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80度后 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80度后 结论 傅科的发现 傅科在家中研究摆的规律时偶然发现:将摆和它的支架放在一个圆形底盘上,将摆摆动起来并且慢慢地转动圆底盘时,摆摆动的方向并没有随着圆盘的转动而转动,而是基本不变。 傅科将一个摆长为60余米、重27千克的铁球摆锤吊挂在一个高高的圆顶大厦里,并且在摆下的地面上画一个刻度盘。 摆摆动起来,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人们惊奇地看到:刻度盘所指示的方向与摆摆动的方向悄悄地发生着”偏转“,并且是沿顺时针方向发生偏转。由于摆能保持摆动方向不变,所以这恰好证明了地球在旋转。人们终于亲眼看到了地球在自转。 傅科摆的特点: 1.特殊的悬挂装置 2.长摆绳 3.重摆锤 4.刻有度数的圆盘 ———摆动时间长 ———防止气流等外力对实验的影响 根据傅科摆的原理,我们前面作出的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有哪些可以被排除或保留,为什么? √ √ 1.河流的偏移 ———在北半球上,从北向南流动的河流,右岸冲刷的比左岸更厉害一些,而在南半球上,从南向北流动的河流偏离的方向则为左岸。 2.炮弹的偏离 ———在北半球上,如果沿经线的方向往北发射炮弹,在飞行较长一段距离后,炮弹会发生向右偏离的现象。 3.落体的偏移 ———从一个很深的井口中心下落的物体,总在一定的深度同井东壁相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