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科学》 《运动前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所发生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观察运动后身体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条理化的记录。能够根据自己的发现整理出可以进行研究的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运动、关注人体健康。体验用科学方法探究自己身体变化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观察运动后身体的变化情况,并能进行条理化的记录; 难点 能够根据自己的发现整理出可以进行研究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校园运动相关图片、听诊器及运动前后身体变化情况记录表;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参加体育运动后身体感受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提问:同学们,在学校里,你们经常做的运动有哪些? 1、学生交流在学校里做的运动。 2、教师用课件出示校园里学生做运动的图片,学生回答图片展示的各是什么运动? 3、引入课题,揭示本课时学习目标。 提问:同学们,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哪些变化?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 1、引导学生交流在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的体验。 教师:请同学们谈谈你在运动前后身体所发生的变化和感受。 (1)小组交流,发表看法。 (2)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归纳板书。 2、讨论用哪些方法观察运动后身体发生的变化。 教师:刚才同学们发现的变化可真不少。每次运动后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变化呢?怎样做才能准确地观测出身体的各种变化呢? (1)学生分组讨论。 (2)小组交流讨论。 (3)根据学生交流的方法进行小结,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测。 3、组织学生体验。 (1)提出活动要求:要注意安全;至少要测量两组数据:分别测量1分钟运动前和运动后的呼吸、心跳和脉搏的次数;每次测量完,及时地把测量数据填在记录表中;测量时必须保持安静,听清楚起止时间,认真测量。 运动前后身体变化情况记录表 状 态 呼吸频率(次/分) 心 跳(次/分) 脉 搏(次/分) 运动前 运动后 我的发现 (2)组织学生测量运动前1分钟的呼吸、心跳和脉搏次数。教师先进行演示学生再操作,并把测量数据填在相应的表格中。 (3)组织学生在室内进行适量的活动。 (4)测量运动后1分钟的呼吸、心跳和脉搏次数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5)学生汇报记录的数据,教师将实验数据板书记录。 4、分析、整理观测数据。 (1)教师:根据以上测量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你还想知道什么问题?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 三、总结谈话。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总结。 板书设计: 项 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