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442962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3.17 沉浮的秘密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1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117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3.17,沉浮
  • cover
《沉浮的秘密》教学设计 《沉浮的秘密》是鄂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课外活动”主题单元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玩“潜水艇”,这为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 课旨在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关于沉与浮的有关问题, 指导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秘密。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 科学观察,科学实验,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 好奇心。 学情分析: 这是四年级的教材,我所属的学校是一所乡镇学校,由于师资和硬件设施有所欠缺,所以一直以来学生科学课上思维不开阔,科学探究能力较弱,科学素养有所欠缺。所以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从实验材料方面入手,准备三组有结构的材料循序渐进对沉浮的秘密进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以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要求,也希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知道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体积一定的物体,比水轻的浮,比水重的会沉。 科学探究:学会控制变量进行实验探究。(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对物体的沉与浮进行探究。) 科学态度:在探究过程中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培养和激发学生细致观察,善 于发现的欲望,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点: 知道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体积相同的物体,比水轻的浮,比水重的会沉。 教学难点: 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相同体积情况下比较质量对物体沉与浮的影响的实验。) 教学准备: 第一组材料:材质、大小、重量各不相同的材料:回形针、树叶、石子、一角钱的硬币、木块、空塑料瓶。 第二组材料:两块体积不同的木块、重量不同的石头。 第三组材料:四个体积相同的乒乓球、砂子、盐、锯末、水。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出示装两个材料不同的瓶子放入水槽内)猜一猜会怎么样? 由学生提出问题,引入课题《沉浮的秘密》。 板书课题《沉浮的秘密》 (设计意图:教学刚开始,用两个瓶子来让学生猜测他们放进水里 面会怎么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观察一些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 老师准备的这些物体在水里是沉还是浮呢? 1.介绍材料。 2.学生猜测。 3.实验验证并记录。 4.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观察一些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这里使用材 质、大小、重量各不相同的材料让学生进行观察、猜测、实验。这样有结 构的实验材料对探究影响沉浮的因素,得出第一个层次的结论:大的物体 沉,小的物体沉,重的物体沉,轻的物体浮。) 三.探求大小不同的同一种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 1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把物体放入水中,物体在水中有的浮有的沉,这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猜测:大的会浮,小的会沉 2.全班学生找出一个自己觉得最有可能的因素。教师抽其中的体积和重量两个因素来研究。 3.教师演示研究:两块体积不同的木块放入水中浮起来,两个体积重量不 同的石头放入水中都沉下去了。 4.这和同学们的猜测一样吗?有的同学说大的会浮,小的会沉,可是你们 看小的木头也浮起来了;有的说重的会沉,轻的会浮,可是轻的石头也沉 下去了,重的石头也沉下去了。 6.小结:必须相同体积进行沉与浮的的比较。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猜测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这一组材料实验 发现和他们的猜测不一样,大的也浮小的也浮,轻的沉,重的也沉。这时 候学生变得更加糊涂了,老师马上将大石头和小螺母拿在手上让他们比较 一下他们的重量,发现重的石子还是沉的,轻的螺母也是沉下去的。这 样比较材料学生很容易想到材质影响沉与浮,得出第二个层次的结论:要 想探究物体沉浮的秘密必须要用相同体积条件下进行比较。) 四、探究相同体积的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 1.出示实验材料,介绍实验材料(第三组实验材料) (设计意图:教师提前利用天平秤对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