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448693

高考语文精编模拟试题 全国I卷(十一)试卷+解析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28305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考,语文,精编,模拟试题,全国,十一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编(十一) 1.解析:选D。A项,“这种思想在当今时代也有积极意义”有误,原文是说“其合理内涵在当今时代也有积极意义”;B项,“是成为‘天地之完人’的根本条件”不正确,应是“重要条件之一”;C项,绝对化,选项是“必然导致不和谐”。 2.解析:选D。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对比剖析中国与德国的现状。 3.解析:选B。该项强加因果,原文“当前,经济社会深刻转型”是背景,不是原因;且偷换概念,文中是“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4.解析:选A。B项,错在“侧面描写”。C项,“凄凉感”不很准确,二哥身上的影子会让人对天南的未来命运担忧,但不至于“使得整个故事隐含着对天南未来命运的凄凉感”,语意太重了。D项,错在“口哨流露出天南失落害怕的心理”。“口哨”原是二哥搁在桌旁的,可以说是与闯滩有关联的东西,也因此哨声一响,楼上的人探出头来直问是“哪家的”;吹口哨也是天南潜意识里坚定要闯滩的外化动作行为的表现,而非“流露出天南失落害怕的心理”。 5.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中富有深层意蕴的语句的理解能力。抓住该句中的“这样一个出去”“这样一个回来”这些关键短语,结合小说的情节和主题分析即可。 答案:天南觉得一个男人应该出去闯一闯,渴望拥有外出闯滩的机会;闯滩危险,许多外出闯滩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平安归来,他们的家人更是在惶恐中等待闯滩的人能平安归来。 6.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标题的探究能力。作答时,可结合情节、人物、主题来分析。从整篇小说来看,这里的“闯滩”还具有深层的内涵,这主要由其一语双关的手法来决定的。 答案:①从拟题技巧看,“闯滩”既是指闯河滩,也代表一种冒险精神,起到一语双关的作用。②从故事情节看,整个情节围绕天南想去闯滩而二哥不让他去而展开,标题“闯滩”串接了故事情节,是小说的线索。③从人物形象看,天南的性格特点通过“闯滩”这一理想已得到凸显,人物形象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展示。④从主题看,男人须直面困难、挫折甚至生命危险,应该无所畏惧地闯荡,迎接挑战与磨砺,标题“闯滩”蕴含了这一主题思想。 7.解析:选D。材料三选取武亦姝的例子并不是为了“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而是为了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 8.解析:选BE。A项,“都充分肯定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说法绝对,材料三的看法有所保留。C项,“三家媒体的受众不同”理解不准确,三家媒体的受众有交叉。D项,“第一、第三则材料的观点更能代表观众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普遍看法”理解有误,第三则材料是部分教育界人士的观点,不一定能代表观众们的普遍看法。 9.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概括能力。通读三则材料,画出体现“影响”的语句,然后加以分条概括归纳。 答案:①“中国诗词大会”带领人们重温经典诗词,从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位,让人们在原本单调乏味的生活中发现了诗意和远方;②“中国诗词大会”所选择的诗歌都很接地气,从而拉近了传统诗词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吸引人们爱上古诗词,有助于推动古诗词的普及;③“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的爆红,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④“中国诗词大会”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催生了国人的文化自豪感。 10.解析:选D。“事甫定”不能断开,排除A项;“绥抚之”中的“之”是代词,指代“潘甫”,应与后文断开,排除B项;“时李全寇盐城”中的“时”指时间,应与前文断开,排除C项。 11.解析:选A。“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而不是“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12.解析:选B。“去将安之”的意思是“将其赶走就能安定”,不是“离开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