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斜面 教学目标: 1、能用木块、木板、小车等简单器材做斜面省力的观察实验;能用测力计等简单测量工具对在不同斜面上拉动的校车等物体所用力的大小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定量实验记录;能利用简单表格整理有关数据,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象做合理解释;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愿意合作与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的省力规律,了解斜面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知道利用斜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利用科学实验的证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原因。 教学难点:使学生具有设计实验进行定量观察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长短不同的木板、勾码、弹簧测力计、螺丝钉、螺丝钉模型、盒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相信大家都是乐于助人的,现在老师需要大家帮一个小忙,帮我把一摞书搬到凳子上,(以为女生很吃力的双手提起来),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利用我们身边的东西帮助她能够更轻松的把书搬到凳子上,谁有办法? 生:用木板搭一个斜面。(利用斜面后该女生一只手轻松的将书提到凳子上) 课件出示:像这样抬起木板的一端而形成的斜坡,就是一个简单机械———斜面。 师:刚才这位同学直接提起书时很费力,而利用斜面以后可以比较轻松的将书提到凳子上,说明斜面有什么作用? 生:斜面有省力作用? 师:那么斜面到底能不能省力呢,我们还不知道,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斜面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斜面 二、初步探究:斜面的作用 1、认识器材:木板、弹簧测力计、勾码、盒子。 2、小组内讨论制定实验方案 3、全班交流,汇报方案: 实验方法: (1.)用测力计竖直提起重物,读出测力计读数并做好记录。 (2.)在搭建好的斜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重物,边拉边读取读数,做好记录。 4、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1.)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要检查测力计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 。 (2.)拉动重物时要匀速缓慢。 (3.)测力计要与斜面保持平行。 (4.)在拉动的过程中进行读数,视线与刻度持平。 5、小组内合作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 6、展示交流(小组汇报实验数据,教师板书。) 7、比较实验得到的数据,你们有什么发现?(利用斜面提起勾码用的力都比直接提起勾码时用的力小) 板书:省力 三、深入探究:斜面的省力的规律 1、同学们还发现,竖直提起用的力相同,各组沿斜面拉用的力的大小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2、学生互相观察各小组搭的斜面,猜想:斜面省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板书:长度、高度 3、刚才对影响斜面省力大小的因素进行了猜想,那么到底省力的多少与什么有关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由于时间关系,就请每个小组选择你们感兴趣(长度、高度)的一方面来探究。 4、小组讨论制定方案。 5、交流实验方案(小组汇报后出示课件) 高度相同时,斜面长度与省力多少的关系 实验方法: (1.)在搭建好的斜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重物,边拉边读取读数,做好记录。 (2.)保持高度不变,用长度不同的斜面按相同方法拉动重物,并做好记录。 斜面长度相同,高度与省力多少的关系 实验方法: (1.)在搭建好的斜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重物,边拉边读取读数,做好记录。 (2.)保持斜面长度不变,改变高度,按相同方法拉动重物,并做好记录。 6、小组内合作做实验实验,师巡视指导,填好相应实验记录单。 斜面长度相同,高度与省力多少的关系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垫一个盒子 垫两个盒子 我们的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