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463728

道德与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 3.1 认识自己 课时训练

日期:2025-11-28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353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道德,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一册
  • cover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 3.1 认识自己 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 某中学六年级(3)班开展了一次同学互评活动。面对同学们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针对自己的缺点提出的建议,小洁乐意接受,决定以后努力改正。对此,我们的看法正确的是(  ) ①小洁能理性地对待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 ②小洁对他人的建议采取盲从的态度 ③小洁懂得不断更新和完善自我 ④小洁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 “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越是没有本领的人就越加自命不凡。”这些话共同劝告我们(  ) A.要全面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 B.人不可有傲气,也不可有傲骨 C.自我评价不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 D.不客观地评价自己会产生自负心理 3. 也许你认识很多人,但我还是要提醒你必须认识一个人,那就是你自己。这是因为,正确认识自己(  ) ①可以促进自身发展 ②可以促进与他人交往 ③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 ④是激发我们自身潜能的前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 小红同学参加校园十大歌手比赛,经过音乐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临场发挥得很好,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小红通过这次比赛,认识到自己有唱歌的天赋,从此,她经常笑着、唱着,脸上洋溢着自信。这表明,正确认识自己(  ) A.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 B.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C.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 D.有利于我们改正自己的缺点 5. 要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就要善于通过他人了解自己。下列名句能体现这个道理的有( ) 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②“吾日三省乎吾身。”(《论语》) 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谚语) ④“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6. 下面是老师对李梅升人中学以来的表现所做的阶段性评价卡:你是一个聪明、活泼、勤奋的学生,遵守纪律,尊敬老师,上课专心听讲,学习成绩优秀;但不够关心集体,老师希望你能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争取更大的进步!李梅同学通过老师所做的阶段性评价来认识自己属于(  ) A.自我观察的方式 B.自我反省的方式 C.与他人比较的方式 D.他人评价的方式 7. 在中学生成长手册中,有“我”为自己写评语,有同学给“我”写评语,还有老师为“我”写评语。这些撰写评语的方式体现的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方法有(  ) ①自我评价 ②相互比较 ③他人评价 ④科学鉴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 《咏梅》中有“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诗句,这两句诗对我们个人成长的启示是( ) ①要看到梅与雪的差距 ②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③要看到梅与雪的共性 ④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 ①② 9. 因一时感兴趣,小雨开始学习画画。学了一学期后,小雨的画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小雨认为自己有绘画的潜能,于是激励自己不断努力。一年后,小雨有三幅绘画作品在杂志上发表。这表明( ) A.促进自我发展只能完全依靠自己 B.自我评价是认识自己的唯一途径 C.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D.正确认识自己,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10. 通过他人了解自己是认识自我的途径之一,下面是对他人的态度与评价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别人的意见听不听无关紧要 ②别人的意见能帮助我们认识、了解自己 ③对别人的意见要冷静分析,既不盲从也不忽视 ④不听别人的意见,盲目自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11. 小辉一直很推崇两则名言,一则是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另一则是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两句话共同告诉你的道理是(  ) A.人生的价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