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凝结》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凝结,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2、能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小水珠的成因,巩固对比实验的方法。 3、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自然观。 4、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凝结,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难点 能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小水珠的成因,巩固对比实验的方法。 课前准备: 实验器材:相同烧杯 2个、玻璃片2个、热水、酒精灯、试管夹、火柴、镜子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 1. 同学们平时喜欢玩镜子吗?你平时都怎么玩的? 2. 今天老师再来教大家一个玩法:用力向镜片上哈气,观察镜面有什么变化?汇报现象。 3.噢,他发现了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怎样产生的?同学们可以猜想一下? 二、 实验探究 1.想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应该怎么办?做实验。对,进行实验。 2.老师给你提供材料:相同烧杯 2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片2个、保温杯中有温度相同的热水、酒精灯、试管夹、火柴。 师:根据这些材料,你们能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我们的猜想吗?小组讨论。 3.汇报实验方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实验方案? (1)对比实验: 教师提问:实验中,哪些条件相同的? 在两个同样的烧杯倒入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热水、同一时间进行观察。 教师提问:有没有不同的条件? 在两个相同的烧杯口同时分别盖上冷玻璃片和加热的玻璃片。 (2)酒精灯的正确使用。课件出示 (3)注意事项。课件出示 4.做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教师巡视。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实验结果? 教师总结: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板书) 三、拓展应用 1. 你来判断一下这个自然现象是不是凝结现象?课件出示图片。了解凝华现象。 2. 生活中有哪些凝结现象?学生举例:小水珠、初冬早晨在门窗的玻璃上看到的水珠、浴池顶上的水珠、草叶上的水珠……课件出示凝结的现象。 3. 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冬季汽车玻璃内壁上常结有小水珠,影响老师开车的视线,你能想办法防止它的出现。 板书设计: 22、凝 结 水蒸气--遇 冷-→ 水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