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466815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2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300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设计
  • cover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承接前两节人口与人种、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的基础上,过渡到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是全章的重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节教材的知识比较直观形象,与生活联系紧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乡村和城市;二是聚落与环境,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三是聚落的发展与保护。所有内容都围绕身边的生活环境来展开。课文通过大量实例和图片,给学生留下鲜明直观的印象,但内容的落脚点应该是可持续发展,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少年期,《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是他们认识较深刻的一种自然环境,但是这种认识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完善,受知识水平和生活地域的限制,有些是他们熟悉的易于理解,而有些可能是根本没有见过不易理解的,如平原的学生很难理解山村景观,北方的孩子没有见过水乡等,所以应首先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从身边的地理事物出发,充分利用各种资料,丰富学生的感知,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聚落的含义、主要类型、不同类型聚落的景观差异以及各地民居建筑的差异,使学生理解影响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能运用图片说明聚落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间密切联系,从而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根据有关聚落的图片及其他的地理信息,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对聚落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 (2)通过让学生自学、读图比较,小组分析、讨论等活动,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聚落发展和保护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传统的聚落是我们共同的遗产,保护聚落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使学生领悟到尊重自然规律并按规律办事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的意识,,并把这种责任和义务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聚落的保护与发展。 2、教学难点 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学会分析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伴随着动人的歌声让我们走进今天的地理课堂,上课 !同学们好!《家园》这首歌充分表达了人们对自己居住地的无限热爱和赞美。我们把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总称为聚落。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人类的居住地———聚落”,领略世界各地聚落的风采,了解他们的形成、发展与保护。 让我们一起出发吧!周游世界,请欣赏中外聚落集锦,看了这些多姿多彩的聚落,你能说出:“聚落分为哪两类?”(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同学们所在的鞍山市属于什么聚落呢?(城市聚落)。 【讲授新课】 一、聚落与环境 (一)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1、教师:假设时光可以倒流,我们回到原始社会,我是一个原始部落的酋长,你要带领你的部落,到大自然去寻找理想的聚居地,你会选择A寒带山地B热带沙漠C温带平原哪个地方呢?(C)哪里有哪些自然因素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呢?我们开展探索与发现自学活动,每位同学对学习资料中的案例分析,总结出哪些自然因素有利于案例中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2、学生自学活动: 展示自学成果,你有哪些发现。 案例1:请同学介绍长江中下游的“鱼米之乡”,问: 有利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鱼米之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地形、土壤、水源、气候 案例2:请同学介绍鞍山本溪两个城市,问: 有利于鞍山本溪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自然资源 案例3:请同学介绍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的发展情况,有利于四个城市形成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