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第4课时:解决问题 年级:三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一、教学背景简述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年、月、日、平年、闰年和24时计时法的知识后学习的。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简单经过时间的方法,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灵活的解决问题,同时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重点)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不同的方法,体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 3.建立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介绍中国高速铁路网,引导学生关注主题图,阅读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晶晶就要和爸爸妈妈一同乘坐高铁回奶奶家,火车上午9时出发,下午6时到达。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 (二)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1.尝试解决问题———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 ⑴引导学生先仔细阅读信息,想一想可以怎样解答?并鼓励学生想好之后在学习单上自己尝试解答。 ⑵汇报交流 预设: 方法一:借助小手数一数的方法解答。 从9时开始,9时、10时、11时、12时、下午1时、2时、3时、4时、5时、6时。共10小时。 方法二:借助表盘数一数的方法解答。 从9时开始,9时到10时是一小时,再到11时是2小时,以此类推,到下午6时是9小时。所以上午9时到下午6时一共经过了9小时。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两种方法,思考: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引导学生发现,数时刻不行,要数经过时间。从9时到10时的这段时间是经过一小时。 方法三:用分段计算的方法解答。 方法四:用24时计时法的方法解答。 借助时间尺理解用24时计时法计算背后的道理。 ⑶小结:我们可以直接数一数,可以分段计算经过时间,还可以利用24时计时法用到达时间减开始时间,这些方法都帮助我们解决了问题。 ⑷检验:怎样知道解答的对不对? 预设学生交流: 方法一:数一数 从出发时间数起,看看经过9个小时,是不是下午6时到达。 方法二:算一算 因为经过的时间等于到达时间减出发时间,所以用出发时间加上经过时间看看是不是到达时间。 ⑸回顾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通过阅读,理解了题目中给的信息,认真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借助数一数、画一画、算一算等多种方法分析、解答问题。在得出结论之后,对结果进行了验证。 ⑹创设情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的高铁见证着中国速度,中国速度由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创造。我们作为小学生也要好好学习,健康成长,早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尝试解决问题———亮亮一共睡了多长时间? ⑴引导学生先仔细阅读信息,并鼓励学生尝试用刚才同学们的方法解决问题。 ⑵汇报交流 预设: 方法一:在表盘上数一数 从9时开始,时针经过一个大格是一小时,到第二天早上6时一共经过9小时,从6时到6时30分,又经过了30分,合起来就是9小时30分。 方法二:分段计算 方法三:24时计时法 通过讨论得出24时计时法不适用于隔天的情况。 3.对比第一题和第二题,看看有什么发现。 预设一:两道题都是在计算经过时间;都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解决。 预设二:第一题的时间,在一天里,既可以用分段计算,也可以用24时计时法用到站时间减出发时间,直接求出坐了多长时间的火车。第二题,睡觉时间和起床时间不在同一天里,用分段计算的方法更合适。 小结: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思维提升 1.出示习题,阅读信息,自主解决。 两个剧场12:00以前共放映( )场,12:00以后共放映( )场。 通过数一数能帮助我们很好的解决问题。 下午最晚结束放映的节目是什么? 生A:在放映时间表里找到最晚的放映时间16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