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479932

5.11 体积与质量 课件(14张PPT)+设计说明

日期:2024-05-17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13228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5.11,体积,质量,课件,14张,PPT
    《体积与质量》设计说明 课标分析: 《课标》指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计算、推理等活动过程。因此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强调让学生经历比较观察、动手操作、问题解决过程和分类过程,发现“物体的体积、物体的质量、单位体积物体的质量”的三者之间数量关系的过程,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教材分析: 《体积与质量》是上海市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第十册第68页“几何小实践”单元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介绍了“物体的体积、物体的质量、单位体积物体的质量”的数量关系。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即密度,但是教材中不出现“密度”这一概念。《课标》将本课作为拓展部分,为中学阶段继续学习密度的相关知识作准备。 教材结合生活实际,组织学生通过动手实验,通过称量与测量计算,得出1立方厘米木料的质量,并通过相关的几个问题,探索测出体积求质量或测出质量求体积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数量关系,从而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学情分析: 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体积与质量这部分内容的生活经验较少,比较抽象。 教材中呈现的数量关系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单位体积物体的质量。通过前测摸底,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物体的体积×单位体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而对于另外两个关系式,很多学生在理解上都存在问题。所以结合学生实际学情,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最先呈现的关系式是:物体的体积×单位体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再因势利导,结合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体积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测量物体的质量方法、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也具备了一定实验、观察和思考能力,但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思维形式逐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成熟,所以不能理性地理解“单位体积物体的质量”。如何在有效的操作活动中帮助学生完成这样的过渡,正是本堂课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即掌握“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单位体积物体的质量”的关系。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思考,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理解“单位体积物体的质量”的含义,初步体会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并能在已知“单位体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这三个量中的两个时,能求出第三个量。 2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操作实验,分类、观察发现等活动探索“单位体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三者之间关系。 3.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课堂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那么必须落实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数学素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动手实践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需要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自主感悟,正如弗赖登塔尔所言:这种活动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靠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单位体积物体的质量”的含义?如何能在已知单位体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这三个量中的两个时,能求出第三个量?如何能正确使用三者间的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设计有效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边操作边思考,经历探究的过程。 基于以上理念,我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基于学情活用教材 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材只呈现“单位体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为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