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489682

20 登飞来峰 课件(共16张PPT)+教案

日期:2024-05-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199510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飞来,课件,16张,PPT,教案
    《登飞来峰》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把握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把握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2.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熟读诗歌;搜集和作者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展示图片) 这就是被人们称为“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的飞来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二、自我研学 1.诗题简介。 文题中的“登”是攀登之意。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相传东晋时,古印度僧人慧理曾称这座山峰像天竺国的灵鹫山,“不知何以飞来”,因此得名“飞来峰”和“灵鹫峰”。 2.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发动的“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变法改革。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问世。 3.写作背景。 《登飞来峰》:皇祐二年(1050)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绍兴,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他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用“/”划出诗句的节奏。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2.读懂诗意。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塔,这里指应天塔。 闻说:这里是听到的意思。 自缘:因为。 译文:我登上飞来峰上的高塔,听到鸡鸣声,登上飞来峰,见到日出的奇景。我不怕浮云挡住远望的视线,因为我站在山峰塔顶的最高处。 四、合作探究 1.谈谈你对“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这两句话的理解。 第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塔高,第二句以“见日升”,从另一个侧面衬写古塔耸高,直入云霄。这两句都是写塔高,为下文直抒胸臆蓄势。 2.鉴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尽管天空中有朵朵浮云,可是我也不必害怕它挡住我的眼睛。因为只要登高就能望远,现在我就站在塔的最高层顶。 这里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3.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比喻谗佞之类的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李白就说过“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意思是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在本诗中的寓意为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4.诗人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5.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诗歌是怎样将写景、抒情、说理结合在一起的。 诗歌第一、二句写景,虚实结合,为抒情、议论作铺垫;第三、四句景、情、理交融。写景:高山之巅 浮云重生 抒情:不畏艰难 说理:登高望远 五、课堂小结 《登飞来峰》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于王安石29岁时。这是他出仕以来,初显才能、胸怀抱负的时期,表达了诗人踌躇满志的情怀。全诗将写景与抒怀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突出了诗的主题。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诗歌。 2.阐明以下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或诗人的思想情感。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板书设计 《登飞来峰》 千寻塔、见日升———点明山高 不畏浮云、最高层———浅易而见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