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490295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6课 康熙皇帝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课件(37张ppt)

日期:2025-04-2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27881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中,ppt,37张,课件,巩固,国家
  • cover
(课件网) 高二年级 历史 康熙皇帝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从整个中国古代史来说,清朝是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清朝的统一,实际上是先统一了满族地区,即广义的满洲;再统一汉族的地区,即明王朝的故土;再统一蒙族地区和蒙族所统治的维藏等族地区。主要是满、蒙、汉三区的统一。 ———摘编自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史疆域》 努尔哈赤、皇太极 顺治帝、康熙帝 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 2003年版课标: 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2017年版课标: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康熙皇帝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武功卓越,维护统一 文治突出,多元一体 以史为鉴,见贤思齐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 (1654年出生—1661年即位—1667年亲政—1722年去世) 康熙皇帝朝服像 康熙皇帝读书像 三藩割据 漠西蒙古叛乱 沙俄犯边 康熙初年形势图 郑氏抗清 探究一 康熙帝采取了哪些“武功”措施,维护国家统一、领土主权完整? 武功卓越,维护统一 三藩割据 漠西蒙古叛乱 沙俄犯边 康熙初年形势图 郑氏抗清 1673—1681 平定三藩之乱 元明清时期的台湾 元朝: 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台湾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明朝: 延续对台湾的统治。 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 清朝: 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经:“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 康熙:“台湾皆闽人”。 1683年,康熙派施琅收复台湾。 如何认识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政府收复台湾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漠西蒙古叛乱 沙俄犯边 1673—1681 平定三藩之乱 1683年 收复台湾 1685—1686 雅克萨之战 1689 《尼布楚条约》 待定 漠西蒙古叛乱 1673—1681 平定三藩之乱 1683—1684 收复台湾 1685—1686 雅克萨之战 1689 《尼布楚条约》 1690—1697 三征噶尔丹 打击割据和侵略势力, 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 秦 西汉 武功卓越,维护统一 唐 元 武功卓越,维护统一 明 清朝继承并巩固了先前王朝所奠定的疆域 武功卓越,维护统一 清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从此,尽管也出现过内乱、分裂、民族战争和改朝换代,但是以汉族(华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政权实体不仅始终存在,而且统一的疆域范围越来越广,最终凝聚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在18世纪中叶形成了中国的极盛疆域。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 武功卓越,维护统一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清朝时期基本上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武功卓越,维护统一 1673—1681 平定三藩之乱 1683—1684 收复台湾 1685—1686 雅克萨之战 1689 《尼布楚条约》 1690—1697 三征噶尔丹 打击割据和侵略势力, 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基本奠定 中国版图 探究二 康熙皇帝采取了哪些“文治” 措施解决各种矛盾? 这些措施对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何作用? 文治突出,多元一体 文治突出,多元一体 材料1 满族建立的清朝,为了减少汉族的疑惧与隔阂,减少改朝换代的剧烈动荡,基本上沿用明朝的政治体制,给人一切照旧的延续感。中央政府仿照明朝制度,设置内阁、六部、都察院……地方政府机构基本上沿袭明代,分省、道、府(州)、县四级。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清承明制 (满承汉制)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稳定政局 制度认同 材料2 康熙八年(1669年),清政府下令停止圈地……把一部分明末藩王所占田地给予“原种之人,令其耕种”,永为世业,称为“更名地”。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