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496337

第23课《变化的月相》(课件(共21张PPT)+教案+练习)

日期:2025-09-2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54779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3课,变化的月相,课件,21张,PPT,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变化的月相》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月相的变化规律。2、学习长期观测的方法,能持续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内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和月相变化。?3、能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长期观测的方法,能持续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内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和月相变化。2、能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自然观察活动。? 重点 利用月相变化演示装置做模拟实验,进一步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 难点 持续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内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和月相变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出示情境:彬彬到波波家做客,看到墙壁上挂了一幅画,画中有一轮满月。波波说:“我把我家吃年夜饭的场景画了下来。”彬彬问:“除夕夜能见到满月吗?”2、除夕夜到底能不能见到满月、什么时候能见到满月,我们之前已经连续观察一段时间的月相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月相的变化吧!3、板书课题:变化的月相 走进情境齐读课题 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情境以及前期进行的月相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活动1:哪一天是满月1、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太阳总是照亮半个月球,但我们看到的月相却有圆缺变化。2、理解月相:科学家把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3、月相每天都在变化,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形状?我们什么时候能见到满月?(需课前布置学生持续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再提问题。)4、学生根据自己观察的月相情况进行回答。5、出示教科书中各种月相的图片。上半月:蛾眉月 上弦月 凸月 满月下半月:满月 凸月 下弦月 蛾眉月6、思考:这些月相分别出现在农历的哪一天??7、交流: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派代表进行汇报。?蛾眉月(农历初三)上弦月(农历初八)凸月(农历十二、十三)满月(农历十五)凸月(农历十七、十八)下弦月(农历二十二)蛾眉月(农历二十七)8、拓展:月相变化歌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月在日地间。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朝西面。满月出在十五六,通宵达旦都可见。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二、活动2:月相变化有规律1、提出疑问:从新月到满月,再从满月到新月,这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是否具有什么规律?2、连续观察一段时间的月相,记录并描述月相变化的过程。出示月相的图片。3、通过月相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逐渐变大,亮面在右边。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逐渐变小,亮面在左边。4、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它总是逐渐由缺到圆,然后再逐渐由圆到缺,每个月周而复始地变化着。5、实验任务:利用月相变化演示装置做模拟实验,进一步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6、实验步骤:制作月相变化演示装置,做模拟实验。用黑色卡纸做一个圆环,在圆环上均匀地开几个小孔,上下各盖一个黑色圆盖,在底座中央固定一个白色小球当作月球,在其中一个小孔上安装一个带开关的小灯泡当作太阳,学生从小孔往里面看月球,把看见的月相画下来并标上名称。7、实验现象:月相在上半月由亏变圆,下半月由圆变亏;月相以“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下弦月———凸月———蛾眉月———新月”的规律变化着,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8、出示月相变化成因的资料: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环绕着太阳这颗恒星在不停地运动。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约38万千米,以椭圆轨道绕地球公转。从地球上看,月球的亮面每天都在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