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499695

2020北京空中课堂高二语文(京改版选修四)-游褒禅山记(一) 课件 教案 学习任务单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54次 大小:18005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游褒,任务,学习,教案,课件,禅山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游褒禅山记》(一) 学科 语文 学段: 高中 年级 高二 教材 书名:北京版高中语文实验教材选修(四) -出卷网-:北京-出卷网-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陶然 北京市日坛中学 实施者 陶然 北京市日坛中学 指导者 何郁 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 课件制作者 陶然 北京市日坛中学 其他参与者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诵读文章,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重点字词的音义,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2.绘制王安石在褒禅山的游览路线图,理清文章思路,读懂文章。 3.学习文章“因事见理”的写作手法,寻找自然段间的逻辑关系,探究本文的写作特点和艺术价值。 4.学习作者“尽吾志”和“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思考其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疏通文意,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2.学习文章“因事见理”的写作手法,寻找自然段间的逻辑关系,探究本文的写作特点和艺术价值。 3.学习作者“尽吾志”和“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思考其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一、导入激趣 二、再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师生谈初读《游褒禅山记》的感受 1、由题目看体裁:游记的特点 2、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一(1、2)记叙———游山经过 二(3、4)议论———游山心得 三(5) 补叙———同游者 分析文章奇妙的构思 严谨的章法 欣赏严丝合缝,滴水不漏的叙议结构 两个“所得”:“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两个所得如何统一? 无一“记”没有作用,无一“议”没有着落 以游喻学,记之兼说体者。 清 吕留良 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初步探究文本 深入品读文本 探究文本的写作特色和艺术价值(课件网) 第二单元 游褒禅山记(一) 北京版 选修四 高二年级 语文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精彩?平淡?无趣? 游褒禅山记 游记:记录游览中所见、所闻、所感 描写山川风物,表现山水之美 抒发作者的记游感受或感情 刘勰《文心雕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登泰山记》…… 游褒禅山记 一(1、2)记叙———游山经过 二(3、4)议论———游山心得 三(5) 补叙———同游者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华(春华秋实) 花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宋 欧阳修 逸兴满眼,而余旨不绝。 明 茅坤 借游华山洞,发挥学道。或叙事,或诠解,或摹写,或道故,意之所至,笔亦随之。逸兴满眼,余音不绝。可谓极文章之乐。 《古文观止》 借题写己,深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