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502569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一中2020届高三毕业班5月复课模拟检测生物试题

日期:2024-05-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4191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一中,2020届
  • cover
( 姓名: 座号: )保密★启用前 2020年高三毕业班5月模拟检测 生 物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 1.在生物教材当中出现了很多有关小泡的叙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内质网膜会形成小泡,把附在其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的多肽包裹起来,随后小泡离开内质网向高尔基体移动并与之融合 B.在动物、真菌和某些植物的细胞中,含有一些由高尔基体断裂形成的,由单位膜包被的小泡,称为溶酶体 C.在植物有丝分裂的前期,核膜开始解体,形成分散的小泡,到了有丝分裂的末期,这些小泡会聚集成一个细胞板,进而形成新的细胞壁 D.刚分裂形成的植物细胞中只有很少几个分散的小液泡,随着细胞的成熟,这些小液泡就逐渐合并发展成一个大液泡 2.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重,重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马铃薯幼根细胞液等渗的溶液是甲溶液 B.马铃薯比物种A更耐旱 C.物种A幼根的分生区细胞在甲浓度溶液中一定 会发生质壁分离 D.在这五种蔗糖溶液中,浓度最大的是乙溶液 3.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照强度低于8(×102μmol·m-2·s-1)时,影响两种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和C02浓度 B.光照强度为10?14(×102μmol·m-2·s-1))时,原种水稻光合速率基本不变,可能是C02供应不足引起的 C.PEPC酶所起的作用是增大气孔导度,提高水稻在强光下的光合速率 D.转基因水稻光饱和点比原种水稻大,更适合栽种在强光环境中 4.棉铃虫是严重危害棉花的一种害虫。科研工作者发现了毒蛋白基因B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D,两种基因均可导致棉铃虫死亡。现将B和D基因同时导入棉花的一条染色体上获得抗虫棉。棉花的短果枝由基因A控制,研究者获得了多个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AaBD植株自交得到F1(不考虑减数分裂时的交叉互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F1中短果枝抗虫∶长果枝不抗虫=3∶1,则B、D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B.若F1中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比例为1/16,则F1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B、AD、aB、aD C.若F1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果枝基因和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D.若F1中短果枝抗虫∶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抗虫=2∶1∶1,则F1配子的基因型为A和aBD 5.某种细菌(Z)能依赖其细胞膜上的H+载体将胞内的H+排出,该过程需要消耗ATP。研究者得到该细菌H+载体结构改变的一种突变体(T),并比较了Z、T分别纯培养时细菌数量和培养液pH的变化规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T菌群呈S型增长,培养约20小时后达到K值 B.T细菌可能是H+载体功能降低的一种突变体 C.Z细菌将胞内H+排到胞外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D.Z细菌生长的培养液最适pH一定小于4.0 6.胃蛋白酶(pH>5.0)时会发生不可逆的变性而失活)只会消化外源食物中的蛋白质,而不会消化胃组织自身的蛋白质,这归功于胃腔表面的胃黏液碳酸氢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