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504039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3.1《多变的天气》教案

日期:2024-05-1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4662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地理,七年级,上册,多变的天气,教案
  • cover
《多变的天气》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 “多变的天气”是新课程教材《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的开篇。之所以将其放在《天气与气候》的第一节学习,是因为天气与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从教材结构看,它是继续学习气温、降水和气候知识的基础。从教材内容看,其实践性很强,安排了很多有关天气的常识,进一步强调了天气是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材通过大量与天气有关的读图、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体现了新课改下的新教育理念。使教学一开始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正确描述天气,理解天气的重要特点,能够准确判断对天气和气候的描述; 2.大致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初步学会判读简单的卫星云图,熟悉常见的天气符号; 3.知道空气质量高低的表示方法,初步学会分析判断影响一个地区空气质量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选择一个特定的时间,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过程,认真体会天气的特征; 2.带领学生参观气象站,让学生实地感受简单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3.选择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大气污染事例,让学生尝试着分析污染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天气及其影响,明确天气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并让学生养成趋利避害的观念; 2.通过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养成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 3.在了解和分析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常见天气符号的识别; 3.天气预报中常用术语和风向风力图标的含义; 4.常见大气污染现象的成因分析。 【教学难点】 1.降水概率、风力风向图标等的含义; 2.“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图的判读。 3.四季的形成。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同学们,三国时期诸葛亮“趁浓雾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曹营”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法西斯突然向当时的苏联发动闪电站,未料到寒冬早到,士兵冻伤,连汽油也冻了,使坦克装甲部队失去了威力。而苏联红军利用冬季的有利条件,发动全线反击,使德军损失百万兵力。这说明了在战争中了解天气的变化是多么重要,而在现实社会中,无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还是生活活动无一不与天气和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 板书: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讲授新课】 师:课件展示课本P46图3.1三幅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看看几位小朋友各描述的是什么状况的天气,然后让学生把视野放开。结合生活体验,想想除了这三种状况的天气外,还有什么状况的天气?试着把它描述出来。 生:略。 师:教师朗读散文节选:“前些天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昨天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鹅毛般的大雪来。”让学生根据散文节选中对天气的描述,结合生活体验实例,分成学习小组从时间上、变化上讨论归纳天气的特点及其概念。 生:略。 板书:1.天气 概念: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大气的风雨、阴晴、冷热等状况。 特点:(1)时间短; (2)时刻变化。 师: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他是时刻在变的。 师:现在同学们根据天气的特点说出几个表示天气的词语。 生:电闪雷鸣、风细雨、暴风骤雨、风和日丽、雨过天晴…… 师:同学们想一想春暖花开这个成语是表示天气嘛? 生:不是,是表示气候。 师:那么气候与天气有什么差别呢?气候的概念又是什么呢? 生:略。 板书:2.气候 概念: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特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