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509393

第四单元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 氢键的形成 课件(31张PPT)

日期:2024-07-01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14888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分子,第四,单元,作用力,晶体,氢键
  • cover
(课件网) 氢键的形成 (1)为什么第ⅣA 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逐渐升高呢? (2)第ⅥA 族元素氢化物沸点也会逐渐升高吗? 从相对分子质量对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的角度分析,应该是水的沸点比 H2S的沸点低,水的沸点“异常”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 H 原子几乎成了“裸露”的质子而相对显正电性?这对氢键的形成影响大吗? 两个水分子相互接近时有一定的方向性吗? 比较于水分子中 H-O 键的形成,氢键这种作用力的本质是什么?它的强度较 H-O 键是强还是弱呢? 在H2O分子中,由于O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很强,H—O键的极性很强,共用电子对强烈地偏向O原子,亦即H原子的电子云被O原子吸引,使H原子几乎成为“裸露”的质子。这个半径很小、带部分正电荷的H核,与另一个H2O分子带部分负电荷的O原子相互吸引。这种静电吸引作用就是氢键。 素材 素材 1: O—H…O 463kJ/mol 18.8kJ/mol 素材 2: 表 1 键能、范德华力、氢键强度的比较 类型 化学键键能 范德华力 氢键 强度 一般在 100~ 600kJ·mol-1 一般只在 2~ 20kJ·mol-1 一般不超过 40kJ·mol-1,比范德华力大些 小结: 1. 氢键的本质:静电作用 2. 氢键的强度:比范德华力大一些,比化学键小得多,不属于化学键 表 2 部分元素的性质 (1)第ⅤA、ⅦA 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也存在“异常”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2)根据水分子间氢键的表示方法,写出 HF、NH3 分子间的氢键表达式。 (3)结合图 4 和表 2 提供的数据,分析氢键的形成条件。 小结 (1)氢键的表示方法:X—H…Y (2)氢键的形成条件:在 X—H…Y,X、Y 都是电负性大、半径较小的原子。 [ 练习 ] 1.下列哪些分子之间可能存在氢键呢?你还能列举出哪些? A. H-O-O-H(H2 O2 ) B. CH3-CH2-OH C. CH4 D. CH3COOH E. HOOC-CH2- NH2 2.CH3CH2OH与H2O之间能形成氢键吗?你是怎样判断的? 已知: 邻羟基苯甲醛 熔点: 2℃ 沸点: 196.5℃ 对羟基苯甲醛 熔点: 115℃ 沸点: 250℃ (1)从组成和结构上看这两种物质属于什么关系? (2)请从它们的结构特点分析它们所形成氢键的不同以及导致两者熔点差异的原因。 小结 同一分子 不同分子 氢键的类型 分子内氢键 分子间氢键 教科书 P56 1.请解释物质的下列性质: (1)NH3极易溶于水。 (2)氟化氢的熔点比氯化氢的高。 2.根据硝酸和醋酸熔、沸点差异较大的事实,分析它们可能含有的氢键,并与同学交流讨论。 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①对熔点和沸点的影响 分子间形成氢键会导致物质的熔沸点 升高 分子内形成氢键则会导致物质的熔沸点 降低 ②对溶解度的影响 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使溶解度增大。 冰晶体中的氢键 水分子间形成的氢键 在固态水(冰)中,水分子大范围地以氢键互相联结,形成相当疏松的晶体,从而在结构中有许多空隙,造成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因此冰能浮在水面上。 水分子间形成的氢键 在固态水(冰)中,水分子大范围地以氢键互相联结,形成相当疏松的晶体,从而在结构中有许多空隙,造成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因此冰能浮在水面上。 2013中国科学院的绍兴籍科学家裘晓辉和他的队友们运用原子力显微镜,首次成功捕捉到了氢键的图像。左图为《自然》杂志评选的年度图片。(图中加了黄色标示的即为氢键) 氢键的高清晰照片能帮助科学家理解其本质,进而为控制氢键、利用氢键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未来有可能人工影响或控制水、DNA和蛋白质的结构,生命体和我们生活的环境也有可能因此而改变。如支撑DNA双螺旋结构的就是氢键,氢键还能解开和复制,在生命遗传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分子中的氢键(图中虚线表示氢键) DNA双螺旋是通过氢键使它们的碱基(A…T 和C…G) 相互配对形成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