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521688

项目范例 运用数字化工具探究数理知识 可视化报告

日期:2025-04-04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60次 大小:26079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项目,范例,运用,数字化,工具,探究
  • cover
运用数字化工具探究数理知识的实验报告 一、引言 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研究活动中,人们会不断学习、总结、发现认识自然、探究规律的方法。而“做实验→获取观察数据→分析处理数据→推理建立数学模型→实验验证模型→形成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是一条非常有效的知识发现路径。 二、实验目的 未来教室里,教师们运用Python、思维导图、网络画板等各类数字化学习工具进行个性化教学,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易懂;同学们利用数字化学习工具进行个性化学习,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开发思维、启迪智慧,而且可以直观地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优势。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内容 运用数字化工具探究数理知识的实验内容包括: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用“网络画板”体验投针实验。 2.实验步骤 运用数字化工具探究数理知识的实验步骤包括: (1)收集实验数据。 (2)分析数据,建立模型。 (3)实验验证模型。 (4)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数学实验。 四、实验工具与方法 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和“头脑风暴”的方法组建团队、明确任务; 采用结构化的系统分析方法,使用可视化分析工具,实施探究。 五、实施实验过程 实验1:欧姆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利用了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或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我们运用Python工具,利用控制变量法采集实验数据,研究当导体电压保持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随导体电阻变化的规律。 1.收集实验数据 (1)连接电路图如右图所示。连接电路时注意:接线时开关要断开;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滑到最大阻值处。 (2)把电阻 R1(记下阻值)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U=3 V,记录电流表示数 I1。 (3)把电阻 R1 换成电阻 R2(记下阻值),再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U=3 V,记录电流表示数 I2。 (4)如此类推,把电阻 R9 换成电阻 R10,再次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U=3 V,记录电流表示数 I10。 所得到实验数据如表2-2所示。 2.分析数据,建立模型 运用Python工具处理数据,绘制图像。 (1)绘制散点图。把表2-2中的数据输入Python绘制散点图程序(程序如图中所示)中,执行程序后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电流 I 与电阻 R 关系数据散点图。 (2)在“绘制散点图”程序中加上指令“plt.plot(x0,y0)”,执行程序后,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电流 I 与电阻 R 关系数据曲线图。 3.实验验证模型 观察电流 I 与电阻 R 关系数据曲线图后,猜想电流 I 与电阻 R 的关系是反比例关系,于是按的关系对数据作曲线拟合。利用曲线拟合程序,执行后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电流I与电阻R关系数据曲线拟合图。其中,U=2905.67607341 mV与电压表的示数基本吻合, 即 : 经过推理和实验验证,电流 I 与电阻 R 反比例关系成立,即。 4.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数学实验 数字化工具是指能够采集、获取、检索、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多媒体数字化资源的设备装置。 在信息时代,学习者不仅可以向教师与课本学习,而且还可以高效利用数字化工具与资源的优势,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与学伴和教师高效开展自主、协作、探究学习,创造性地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 实验2: 投针实验。蒙特卡洛方法是计算机模拟的基础,起源于18世纪数学家蒲丰的“投针实验”。投针实验是指在平面上画有一组间距为d的平行线,将一根长度为l(l≤d)的针任意掷在这个平面上,求此针与平行线中任一条相 交的概率。这是一个数学上的概率问题。 当人们反复进行大量的随机投针实验后,发现了一个独特的现象,即针与平行线中任一条相交的概率是一个常数。那这个常数的倒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