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524362

5.3 燃烧的蜡烛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93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燃烧,蜡烛,教学设计
  • cover
《燃烧的蜡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和应用,同时渗透物质不灭的观点。 教材以“燃烧的蜡烛”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活动是“一箭多雕”的———既有可逆和不可逆变化过程,又有新物质产生和形态的变化,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变化是复杂的。 教材巧妙地将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研究燃烧的史实穿插于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先用拉瓦锡的研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后来,又用拉瓦锡的研究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实验做出结论。 学情分析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物质的变化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是科学课重要的研究内容。在四年级上册“水的变化”单元中,学生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对物质形态的变化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物质的变化,使他们知道:物质的变化过程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这是前面两小节中已经学过的内容。)同时,还将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燃烧的蜡烛》主要是综合应用,既有可逆变化过程又有不可逆变化过程,既有形态上的变化又有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同时渗透物质不灭的观点。 学习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蜡烛燃烧中既有形态的变化,又产生了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并初步知道物质不灭的原理。 2.知道蜡烛燃烧中伴随的熔化是可逆的变化过程,而燃烧并产生二氧化碳的变化过程则是不可逆的。 3.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利用它的这个特性鉴别二氧化碳气体。 科学探究: 1.能从拉瓦锡的实验中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并以燃烧的蜡烛为对象进行探究。 2.能仔细观察燃烧前的蜡烛、燃烧中及其燃烧后所发生的变化情况,猜想、验证蜡烛燃烧时产生了什么物质并初步渗透物质不灭的观点。 3.能够利用拉瓦锡的研究成果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鉴定。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深入思考某种现象所产生的原因,乐于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探究。 2.能仔细观察、尊重证据,感受美妙的、多样的、有规律的物质变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比观察研究燃烧前的蜡烛、燃烧中及其燃烧后发生的变化情况。 难点:猜想、验证蜡烛燃烧时产生了什么物质并初步渗透物质不灭的观点。 评价任务 1.能够仔细观察蜡烛在燃烧前、燃烧中及其燃烧后所发生的变化情况。 2.能够对蜡烛燃烧是产生的物质进行猜想与验证。 3.能够初步知道物质不灭的原理。 教学准备 有关拉瓦锡研究燃烧情况的课件或图像资料、一小截蜡烛、火柴、烧杯、澄清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谈话:提问这是什么现象?(学生回答) 2.提问:物质燃烧都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回答) 有一位法国科学家,他叫拉瓦锡,他对燃烧也非常感兴趣,还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关于拉瓦锡的故事。 3.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疑问?(学生回答) 4.谈话:燃烧后剩下的一小撮灰显然比原来的木炭轻很多,但整个密闭容器的重量并没有改变,这是为什么?到底是我们的感知对,还是拉瓦锡的实验对?实验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这节课我们以蜡烛为主来进行有关燃烧知识的探究。 5、板书燃烧的蜡烛。 二、在实验中观察蜡烛燃烧前及燃烧中的变化 1.谈话:观察燃烧前的蜡烛。 首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蜡烛,观察燃烧前的蜡烛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通过看、闻、摸等方法,从蜡烛的硬度、颜色、气味等方面观察,把你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一会请小组同学汇报,开始观察吧!(学生汇报:蜡烛是固体;白色或者红色;无味;摸起来滑滑的感觉) 2.观察燃烧中的蜡烛。 ①下面我们要将蜡烛点燃:,如果不小心失火了,赶快用湿毛巾来灭火。请大家认真观察,做好记录,并准备交流,赶快实验吧! ②学生观察并记录。 ③小组选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