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531674

二年级数学(北京版)-总复习:综合练习-教案+课件

日期:2025-10-2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77149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二年级,数学,北京,复习,综合,练习
    第十一单元第6课时:综合练习 年级:二年级 教材版本:北京版 一、教学背景简述 教材在总复习的编排上分为两个板块,板块一是整理与复习,主要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回顾与整理,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解决问题、对称与方向、常见的量、探索规律、收集数据七个部分。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对“常见的量”、“探索规律”和“收集数据”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经历梳理本学期知识的过程,巩固所学知识,发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1.整理、归纳本册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有关知识间的联系。(重点) 2.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发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难点) 3.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好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昌平区实验学校的杨老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上今天的数学课。请你准备好学习用品,我们的课马上就开始了。今天,我们上一节总复习单元的综合练习课。 翻开数学书目录,整册书的内容都呈现在我们面前,请你小声地读一读,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我们将这些内容进行整理。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解决问题和对称与方向等内容分别进行了回顾与整理。今天,我们将对第七、八单元“千克与克、时分秒”这些“常见的量”、“收集数据”和“探索规律”等内容进行综合练习。 (二)回顾与整理“常见的量” 活动一:回顾与整理“千克与克的认识”、“时、分、秒的认识”单元内容 活动要求: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量进行整理,用你喜欢的方式,清楚地表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 根据学生整理成果,从四个方面进行回顾与整理: 1.千克与克的认识———质量单位、单位之间的进率、质量的感知和知识应用四个方面 质量单位:称比较重的物体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字母“kg”; 称比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克”字母“g”。 举例:一个西瓜约重4千克,1袋白糖重500克。 单位之间的进率: 1千克=1000克 质量的感知: 动手量一量、用手掂一掂,感觉1千克和1克的质量。2瓶500毫升的矿泉水大约重1千克,1枚2分硬币约重1克。你能想到什么? 知识应用: 比较大小 2kg〇3kg 1kg〇800g 4600g〇3kg 计算 420克-60克= 48千克-25千克= 1000克+400克= 2.时、分、秒的认识———认识钟面、单位进率、建立时间观念、应用知识四方面 认识钟面:短的针是时针,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时;长的针是分针,分针走1小格是1分;时针走1时,分针正好走一圈,是60分。钟面上还有12个数,每两个数之间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老师还想问问大家,你知道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多长时间吗?对,是5分。 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1时=60分,1分=60秒。例如:1时10分=( )分,90分=( )时( )分。 建立1时、1分、1秒的时间观念。1分钟能拍几下球?能写几个字?1分钟心跳多少下?你1分钟能做哪些事? 怎样感受1秒?丽丽说,1秒能眨一下眼睛,东东说,1秒能拍手一下,我深呼吸1次用8秒。因此,我们感受到1秒的时间是很短暂的。 对1小时的体验,在学校里上1节课加上两个课间的时长就是1小时,丁丁说我每周学习书法课的时间是1小时。是啊,1小时能做很多事,同学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会计算经过时间: 小熊3时07分开始吃蜂蜜,3时33分吃完蜂蜜,问小熊吃蜂蜜花了多长时间? 3.建立联系 根据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整理的成果,有的同学还有了新的发现,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虽然千克与克是质量单位,时分秒是时间单位,两者之间是有关联的。它们都有单位;建立1个单位———1千克、1克……有多重,1时、1分、1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