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547275

4.10 常见的工具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7537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4.10,常见,工具,教学设计
  • cover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10.常见的工具 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科学 学段: 小学 年级 一年级 相关领域 技术与工程 教材 书名: 科学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 出版日期:2017年7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在观察的基础上,能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用比较、分类等思维方法,初步认识剪刀与钳子的结构与功能;理解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并能使用常见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理论依据: 1927年,陶行知就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理论,倡导“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近年来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从倡导 “教作为探究的科学”向“教作为实践的科学”转变。本节课将“知行合一”的实践带进科学课堂教学中,力图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工具、了解使用工具的优越性和技术在社会中的发展。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本单元是本套教材中第一个工程技术单元,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认识一些简单而又常见的工具,并尝试使用这些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开展小制作活动。第10课是《常用的工具》。本课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简单工具,了解其结构和功能,并通过实践活动,初步练习使用简单工具。在课标中的具体要求是:17.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 1———2年级:17.2 认识周围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 17.3认识常见工具,了解其功能。使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 学生情况: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一切都在熟悉之中,已经上了几节科学课,孩子们表现出,对科学课有着很高的兴趣,觉得科学课很好玩、很有意思,也学到了一些知识。认识了常见材料,学生们知道纸张、铁丝、绳子等属于材料,剪刀、钳子等属于工具。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前测(前侧题图1),将毛线、金属丝、螺丝钉、五角星图案等材料与剪刀、钳子、螺丝刀、胶棒、尺子、卷尺等工具找到相对于的进行连线。目的是在于,了解学生对简单工作的了解情况,以及学生对工具的用途的了解。前测对象是一年级(1)班学生,共17人。具体情况如下:1.16名同学知道剪刀可以剪纸、剪毛线;1人认为剪刀可以剪断金属丝;全班同学都没能说出剪刀的结构。2.15名同学知道钳子可以剪短金属丝,其中2名同学知道铁丝放在钳子的凹槽处可以剪断铁丝,13名同学认为铁丝放在钳子的前面扁平的位置就可以被剪断。3.13名同学认识螺丝刀,并能区分十字螺丝刀和一字螺丝刀的不同用途,4名同学认识螺丝刀,但不能区分十字螺丝刀和一字螺丝刀的不同用途。4.16名同学都不认识图形尺,更没有使用过图形尺画图形。5.14名同学认识软尺,知道是尺子的一种,可以量东西的长短、可以量身高,2名同学不不认识软尺;全班17人都没有亲自用过软尺。在追问中我还了解到,学生能够利用尺子画直线,但不会进行准确测量,不能理解什么是厘米;知道软尺可以量身高,但是不能把软尺和其他物体的长短建立联系;有大部分学生见过家长使用钳子、螺丝刀等工具,但是所有同学都没有独立使用过钳子、螺丝刀等工具,不能准确的说出这些工具的结构和功能;所有同学都用剪刀剪过纸,但是不知道剪刀为什么能把纸剪开,而且他们有意愿了解最初的剪刀是什么样子。所以,在这节科学课上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剪刀的结构与功能,感受工具的变化;在课上体验钳子的使用,认识钳子的结构。教学方式:围绕“常见的工具”这一主题,开展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提出问题的环节中,从学校手工制作社团的活动开始,从视频中认识工具和材料,进而引入今天的课题《常见的工具》。在认识常见工具并学习使用的过程中,利用三个闯关小游戏,有层次的逐步加大难度,逐级认识本节课重点要认识的工具:图形尺、剪刀、钳子。教学手段: 1.将认识工具的过程设置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