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味布玩偶 教材分析 手套、袜子、纽扣和丝线等都是孩子身边常见,利用手套、袜子的形态、颜 色与材质特点,引导学生巧用心思、运用裁剪、粘贴、填充、捆扎、缝制等方法 制作趣味玩偶,在制作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及立体造型能力,让学生 在尽兴地“做”和“玩”的学习活动中充分体验立体布玩偶创造的无穷乐趣。?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手套、袜子的形状、色彩,设计和制作出有趣、有创意的动物、人物立体造型。 2、通过云课堂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掌握布玩偶的造型规律和制作技巧;在制作中发展空间思维能力及立体造型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3、培养变废为美的意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增进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感悟能力和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美术手工课动手动脑,是孩子们特别乐于参加的一项美术活动。四年级学生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大部分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由于近一年来我校开展了“小学美术手工布艺”校本课程研究,2-4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对布类软材料的裁剪和缝制技法都有所掌握,能较好地表现立体造型,备完成本课的学习能力。同时又借助我校园云课堂设备,进行互动式教学,为学生的手工制作插上梦想起飞的翅膀。 重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对意象立体造型游戏的兴趣,感受布类软材质的特性。 难点:选材构思方法及制作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谈话的形式引入手套、袜子玩偶实物,让学生猜猜具体用什么材料制作 出来的? 新课 观察感受,探究制作方法 欣赏布玩偶(学生点开平板资源库进行自主学习) 拿出桌上“工具箱”里面的布玩偶,仔细观察这些布玩偶是用了哪些手工技法制作出来的吗?小组讨论 小组派代表说一说,你们小组的布玩偶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以下板书内容:裁剪、缝制、扎捆、粘贴、填充 2、插入微课小视频 这些方法具体又是怎么操作吗呢!我们来看一个小视频。 教师示范 手套、袜子大联想(平面) 教师示范袜子小马和毛毛虫(立体) 根据手里的材料构思———裁剪制作———填充———捆扎(也可以缝制)———装饰 (三)学生动手制作 大屏幕出示任务:每个小组合作,巧妙的利用手套或袜子等针织品设计制作立体布玩偶。 学生在平板上点击 “玩偶制作步骤资源库”自主学习; (四)展示、评价 1、小组长将本组的作品集中一起拍照上传,拍完照后同学们把作品放在指定的展示柜上,以顾客选购布玩偶商品的形式评价学生作品。 2、以学生操作平板投票点赞的形式评价团队作品 (五)小结 同学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变废物为宝,把这些普通的袜子和手套变得有生命了。你们知道吗?早在很多年前的中国就有了布玩偶的制作,民间艺人还别出心裁的把这些布偶搬上了舞台进行配乐表演。 邀请学生上台来表演“布偶戏” 袁老师希望同学把未完成的作品回家继续完成,期待下届艺术节能看到我们班同学精彩的布偶戏表演。 (六)教学反思 布置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提高了课堂的效率,通过学生教师平板的互动教学,资源的运用,在平板操作娴熟上,音频、微课的导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洁课堂气氛活跃,特别以平板点赞的形式,新奇有趣,学生能拍照上传自己的作品丰富多样,以学生为主体的趣味教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