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550774

第9课《对外开放》教案

日期:2024-05-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1249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9课,对外开放,教案
  • cover
《第9课 对外开放》教案 教学目标 1.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2.知道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知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以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3.运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4.通过广州、厦门等在中国近代史上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现代史上被开放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从而树立努力学习,建设国家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教学难点 认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调整变革生产关系,解放并发展生产力的需要。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8年6月9日至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青岛主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欢迎晚宴、小范围会谈、大范围会谈、双边会见、三方会晤……短短两天时间,20余场正式活动,峰会达成广泛共识、取得丰硕成果,引领上海合作组织迈上新起点。 风景如画、碧海蓝天,此刻的青岛格外璀璨,就像近几年各项对外活动一样,中国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理念和中国倡议,为该组织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注入强劲的中国新动力,也再次向世界证明中国正走在对外开放的高速路上。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9课 对外开放》。(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2.窗口:深圳经济特区。 3.作用: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2.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_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特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3.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4.1992年,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以及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5.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加入时间:2001年12月。 2.意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三、合作探究 互动探究一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及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1980年,在广东和福建两省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大经济特区,中国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突破口;1984年开放了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起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并在开放城市开辟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大引进外资和技术的步伐,沿海开放地带形成了。1990年,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以之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还开放了一些沿边城镇和内地省会城市。特点: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互动探究二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进一步成为世界市场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