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551578

1.3 馒头发霉了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101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馒头,发霉,教学设计
  • cover
苏教版第一单元第三课《馒头发霉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本课按照“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证据———得出结论———拓展延伸”的顺序进行编排,主要教学内容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霉,认识霉有不同的形态。 第二部分:设计并进行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第三部分:运用研究成果,探讨防霉方法。 第四部分:首先介绍人们对霉的利用,然后指出霉给人和动物带来的危害,最后简述抗生素的诞生情况,扩展学生对霉的认识和了解。 学情分析 : 发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食物或其他物品发霉的例子经常可见。霉是什么?为什么会发霉?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霉一定是有害的吗?这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且乐于探究的问题。本课探究活动从日常生活中发霉的现象开始,观察霉,探究霉的生长条件,研讨怎样防霉,了解霉的功与过,加深学生对霉的认识。 学习目标 : 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 2.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3.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4.知道霉菌也是微生物的一种。 5.知道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6.知道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 重点难点 : 重点: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 难点: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教学准备: 发霉的物品、放大镜、显微镜、霉的载玻片标本,新鲜的馒头、烤干的馒头、透明塑料袋,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1.谈话:(用多媒体展现霉的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霉) 你在哪里见过霉?是什么物体发霉了?当时的环境、气候等情况怎么样? 2.讨论:关于霉,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二、观察霉的形态 1.谈话: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带来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霉”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如用放大镜、显微镜来观察,并在活动记录上画出或用文字描述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霉。 注意:观察时,不要接触发霉的物体。 2.观察:学生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记录。 3.汇报:(用投影学生的记录单;或者用语言描述) 4.小结: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棉絮状等。 三、提出疑问,引导设计实验 1.谈话:你认为霉是有生命的吗?(有)怎么证明? 2.讨论:(引导学生了解霉能够生长,就可以说明它是有生命的。) (板书:发霉了) 3.研讨:发霉的条件 (1)提问:你们知道在哪些条件下物品容易发霉?(板书:条件)请大家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想。再请各个小组把这些条件写报告单上。 (2) 汇报:各小组汇报猜想结果。 4.研讨:实验方案。 (1)谈话:同学们的推想是否正确?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下面我们以馒头(板书:馒头)为实验物品来设计实验。 (2)讨论: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并把设计意图写下来。 (3)汇报:小组派代表利用实物投影仪汇报交流。 (4)小结:在我们假设的条件中,选择一个进行研究,在改变这个条件的同时,其他条件不能改变。初步设计如下实验表格: 5.实验: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 ⒍ 观察:(老师准备了其它同学前几天做了实验物品,大家观察) ⒎ 汇报: ⒏ 总结:发现规律: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最容易发霉。 四、了解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的一些方法。 1.谈话:请根据我们研究的结论说一说怎样才能防止物品发霉哪? 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防止物品发霉? 2.谈话:同学们的想法很好?我们来看看现实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做的。(看教材上的图,具体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五、霉的功与过 1.谈话:同学们真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