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555635

第4课 花之歌 教案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1114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4课,之歌,教案
  • cover
4  花之歌 《花之歌》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写的一首充满哲理的散文诗。诗人以花自喻,从花的视角描绘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现象,塑造了花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的鲜明形象,体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态度:人生要像花一样,失意时不顾影自怜,得意时不孤芳自赏。无论处于哪一种境遇,总要积极地追求光明。 诗歌第1~4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以“我是……”的句式对花的成长、芬芳、凋谢的过程展开了详细的描绘。第5~7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主要以“我在做什么”的句式继续描绘花的形象,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 本文语言清新,哲理隽永,富有感染性和启发性。最出彩的地方就是诗歌中没有一个“花”字,却每一句都在写花。且作者以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运用奇特的想象,描绘了一个个积极向上的花的形象。如“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的星星”“诸元素之女”“婚礼上的冠冕”等,营造出了丰富雅致的诗文意境。其次,在语句表达方面大量运用结构整齐的句式。如第3自然段“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等。这些整齐的句式使诗文语言富于节奏感和音韵美,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层次清晰地将作者的想象一一铺陈开来,画面丰富而有气势。此外,“阅读链接”中的散文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杨柳和水莲的对话引发思考,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个版块的设置意在指导学生继续练习“找出文中想象奇特的地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散文诗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2.能够说出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感受花“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精神。 3.感受并交流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借助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的效果。 教学重点 感受散文诗的节奏感和音韵美。体会作者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的效果。 教学难点 感受花的各种形象,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 1.字词教学 字音方面,注意注音的字词,“啭”是翘舌音;“娑”是平舌音。词语理解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苍穹、冠冕、馥郁、心驰神往、顾影自怜、孤芳自赏”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教学 本文隽永清新,读来旋律优美,朗朗上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以自读自悟、自主探究为重点。先让学生充分朗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丰富想象力和象征意义,并通过多种方式反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语感,真正走入作者的内心去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其次,在交流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打开学生的联想,能说出为什么能够看出“我”是花。最后引导学生结合作者曲折的人生经历来体会他独特的人生态度,如此一来便是从他的人生感悟想开去,从文中的“花”读到文中的“人”,再想到生活中的自己,从而获得人生启迪。 3.表达运用 本文想象奇特,多处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花的特点,抒写理想。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多读,多想,多议。最后可通过小练笔的方式,指导学生运用“我是……”的句式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写自己心目中的“草之歌”“树之歌”“风之歌”等,真正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 1.课前搜集纪伯伦的相关资料。 2.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旋律美和音韵美。思考: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 3.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1课时 板块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多幅鲜花图,进行欣赏。 2.谈话:同学们,一朵朵娇艳夺目的鲜花,带给我们的是美的享受。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散文诗《花之歌》。在诗人纪伯伦的笔下,花是有灵气、有生命、有个性的事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