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561095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暑假作业 8: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原卷+解析卷)

日期:2024-06-2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4312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基因,突变,解析,原卷,重组,人教
    暑假作业8: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单选题(共60分) 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B.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基因突变一般产生等位基因 D.DNA中碱基对替换不一定引起基因突变 【答案】C 【解析】 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在生物体内是随机发生的,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A正确;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正确;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即等位基因,C错误;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突变指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的特征 2.某个婴儿不能消化乳糖,经检查发现,他的乳糖酶分子有一个氨基酸改换而导致乳糖酶失活,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 B.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 C.乳糖酶基因个别碱基发生改变 D.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缺失了 【答案】C 【解析】 略 3.如下图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判定每个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 ) A.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突变 ③基因突变 B.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②基因突变 ③基因重组 C.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突变 ③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②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③基因重组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①和②均为有丝分裂,①中A和a为同一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②中A和a所在的染色体来源于姐妹染色单体,③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图。 【详解】 ①②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是经过复制得到,含有相同的基因,而图中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只能为基因突变所致; ③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的基因不同可能原因有基因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导致的基因重组。 综上①②为基因突变,③为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故选C。 【点睛】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可遗传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若图中所示的个体基因型为AA,则各个细胞中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突变,若上述细胞来自于同一器官,最可能是卵巢。 4.DNA分子经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不可能是 A.胞嘧啶 B.鸟嘌呤 C.胸腺嘧啶 D.胞嘧啶或鸟嘌呤 【答案】C 【解析】 【分析】 1、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2、DNA分子复制的场所: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3、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①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②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③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 4、DNA分子复制的时间: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详解】 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NA分子经过两次复制后,突变链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中含有U-A、A-T碱基对,而另一条正常链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中含有G-C、C-G碱基对。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被替换的可能是G,也可能是C,不可能是T。 故选C。 5.二倍体水毛茛的黄花基因q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对后形成其等位基因q2,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q1和q2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 B.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测到q1的长度较q2短 C.突变后的基因在表达时不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突变后水毛茛的花色性状不一定发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