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561110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暑假作业 5: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原卷+解析卷)

日期:2024-06-2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2355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解析,原卷,遗传物质,要的,DNA
    暑假作业5: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单选题(共60分) 1.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 个实验: ①S 型菌的DNA + DNA 酶→加入R 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 型菌的DNA +DNA 酶→加入S 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 型菌+DNA 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 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 型菌+DNA 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 型菌→注射入小鼠 以上4 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A.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2.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S型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B.艾弗里实验证明了S型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C.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和蛋白质外壳均进入细菌中 D.T2噬菌体的增殖所利用的原料均来自宿主细菌 3.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说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①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 B.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可通过观察菌落特征得出结论 C.提纯的S型菌DNA经DNA酶处理后,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 D.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思路是将细菌内的物质分开后分别检验 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与细菌充分混合 C.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的时间越长,实验效果越好 D.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产生许多遗传信息相同的子代噬菌体 6.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下图哪个选项 A. B. C. D. 7.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 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D.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使DNA和蛋白质分离 8.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C.可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 D.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9.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列4组实验(见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10.用32P标记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35S标记其蛋白质,将其加热杀死后与未经元素标记的R型活细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一段时间后,从死亡的小鼠体内提取得到活的S型和R型细菌.下列有关元素分布的分析,最可能的情况是( ) A.部分S型细菌含有32P,不含有35S B.所有R型细菌含有32P,不含有35S C.所有S型细菌都含有32P,不含有35S D.所有R型细菌都含有35S,不含有32P 11.下列有关“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时含有DNA和RNA的生物体,其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其次是RNA B.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也是DNA C.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D.在生物界中,只有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