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56435

政治:2010-2011学年下学期高二哲学期末复习资料——辩证法知识总结

日期:2024-05-2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85次 大小:146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政治,2010-2011,年下,学期,高二,哲学
  • cover
政治:2010-2011学年下学期高二哲学期末复习资料———辩证法知识总结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联系的观点。 1.联系的含义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 (1)含义: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2)原理内容: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联系。②每一事物内部各部分、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3)方法论要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3.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 (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阅读:联系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观上贯彻了唯物论思想)。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判断)。 (2)表现:①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人为事物的联系仍然是客观的,因为它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它们都是客观的。 区别 自在事物的联系:人类产生前就存在的自然物本身固有的种种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通过人类实践建立起来的种种联系。 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是自在事物的潜在联系的显化和实现。 (3)方法论要求: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把握联系的客观性:①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随意创造事物的联系。②另一方面,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互联网络等。 4.联系的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1)表现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因果联系等。 (2)方法论要求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a.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b.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c.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阅读: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尤其是把握事物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联系的条件性 (1)含义 条件是指同某一事物相联系的诸要素的总和。 一切事物都处在联系中,因此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2)方法论要求: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a.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b.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c.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把握事物的条件性:①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可以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或者创造所需要的条件。②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或创造条件。 △涉及事物“联系观点”的三句话(了解): ①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② 客观条件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③ 与一事物相联系的周围那些事物,是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6.联系多样性的表现之一: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1)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 A.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①含义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