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567620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5.2《8加几》 西师大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187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一年级,上册,学说,课稿,-5.2,8加几
  • cover
《8加几》数学说课稿 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8加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教师身份转变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同时“改变课程学习方式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 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应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    教材分析:    《8加几》是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8-89页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 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有“9加几”的进位加法计算作支撑,学生初步经历了观察分析、收集信息、计算等活动。 和前面学过的9加几相比,这一节教学内容基本上脱离了学具的帮助,主要通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探讨8加几的计算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8加几时,不用像9加几那样进行全新的探索,而主要是验证9加几的计算方法在8加几中是否同样适用,在肯定学生课堂上生成的多样化算法的同时渗透“湊十法”择优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自控能力不强,对9加几的掌握应用还不够熟练,在教学设计时加强前 后知识的联系,力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和参与学习的积极 性,使孩子们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感受新知识。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在熟练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学会用迁移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推导新算法。    掌握计算8加几的基本思维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8加几的运算意义,能比较熟练地进行8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在熟练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学会用迁移的方法解决新问题,推导新算法。    设计思路:    关于情景的创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 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注意倾听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对此,本节教学内容开始进行大胆尝试。    关于计算方法多样化的问题    在学生理解“看大数分小数,把几湊成十,十加几得十几”即 “湊十法”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经验世界的 丰富性和差异性,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探索和发现计算方法。    积极引深,发挥“两主” 作用    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教学时教师 要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探”,使双边活动产生“共振”,和谐发展。  教学流程:    知识再现,激趣导入    数的组成(对口令游戏)    找朋友:9加几的口算练习。    创设情景,学生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公园玩吗?星期天,许多小朋友也来到公园,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    观察情景(1): “打靶图”    ①你从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共有多少小朋友?)   ②求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    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5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情景资源进行再加工,让学生观察图中打靶的情景,学生比较感兴趣,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