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汉———元) 好了歌 人人说做皇帝好, 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辩睡不好, 后宫争宠吃不消; 要是官吏选不好, 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 身家性命也难保。 忠 奸 难 辨 君权与相权 官 吏 难 选 选官制度 腐 败 难 治 监察制度 地 方 难 管 地方制度 皇帝的烦恼 学习目标 1、根据“法令出一”,掌握君主专制体制的权力和特点。 2、关于“君权和相权”,掌握从汉朝到元朝历代帝王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史实和方式。 3、关于“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掌握主要朝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史实和评价 重点:掌握历代专制主义王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历朝官制十分复杂纷乱,要全面详尽掌握是十分困难的,应当多了解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基本知识。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 ———《汉书·孔光传》 宰相之职,总百官,平庶政,事无不统。 ———《宋史·职官志》 丞相的主要职责:辅佐皇帝、率领百官、参谋决策,分掌行政。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有一天始皇帝外出,看见丞相车骑很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数量。始皇大怒说:你们有人泄露我说的话,但没人敢承认。于是,始皇下诏,逮捕当时在场者,并全部杀掉。 问题展示 1、阅读P13“君权与相权”,概括历代王朝的君主采取的限制相权的措施,并将汉、唐、宋中央机构用示意图形式表示出来 3、阅读P14“监察体制”,列表归纳秦汉、唐、宋、元的主要监察机构。根据第四段,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评价这一制度 汉武帝设“中朝”牵制“外朝”示意图 相权一分为二 汉朝:中朝制 皇帝(皇权至上) 尚书省 执行机构 中书省 制令决策 门下省 封驳审议 相权一分为三 唐朝:三省六部制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据《旧唐书·刘祎之传》记载:宰相刘祎之得罪了武则天,则天借故下敕惩治他,祎之见敕文未经中书门下附署,遂说:“不经凤阁(中书)鸾台(门下),何名为敕?”对这一故事的阐释,正确的是( ) A.武则天时期相权在与皇权的斗争中处于上风 B.唐代三省六部制有效限制、约束了皇权 C.武则天的做法违背了权力中枢的运行程序 D.唐代皇帝的诏令、制敕需经中书门下批准 C 皇帝(皇权至上) 尚书省 执行机构 中书省 制令决策 门下省 封驳审议 凡军国大事,必由中书省决策 门下省审议复奏 然后始付尚书省颁布执行 ①集体宰相制,相权一分为三,加强皇权 ②相互牵制,互为补充,避免权臣大权独揽,利于加强皇权 ③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提高行政效率 ④君主专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三省的制约 唐朝:三省六部制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唐代规定: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 ) A.注重依法治国 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C.皇权不断加强 D.宰相掌控了决策权 B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不参与政事 不参与政事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① 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力。②职权过于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出现“冗官”局面。 宋:二府三司制 北宋初年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除少数机构外,大多只管理部分事务,甚至成为闲散机构,名存实亡。“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事之所寄,十亡二三”。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尚未统一稳定 B.官员队伍的冗杂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中央集权的强化 C 汉代宰相坐议事 宋相站议事 明相跪受笔录 从以上图中礼仪上的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