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585029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暑期预习 第3讲:科学探究 讲义(机构)(含答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0次 大小:51294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科学,探究,机构,讲义,教版,预习
  • cover
第三讲 科学探究 【衔接导入】 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雨点,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彩虹七彩颜色,从外至内分别为赤、橙、黄、绿、蓝、靛、紫。那么,如此漂亮的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 原来,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圆形的小水滴,造成色散及反射而成。阳光射入水滴时会同时以不同角度入射,在水滴内亦以不用的角度反射。当中以40至42度的反射最为强烈,形成我们所见到的彩虹。形成这种反射时,阳光进入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离开水滴时在折射一次。 经常见到彩虹的地方是瀑布附近。在晴朗的天气易被看到。在晴朗的天气下背对阳光在空气中洒水或喷洒水雾,也可以人工制造彩虹。彩虹的色彩鲜艳程度和宽窄受空气里水滴的大小影响。空气中的水滴大,彩虹就鲜艳,也比较窄;反之,水滴小,彩虹就淡,也比较宽。我们面对太阳是看不到彩虹的,只有背着太阳才能看到彩虹。所以,早晨的彩虹出现在西方,黄昏的彩虹总在东方出现,但我们看不见,只有乘飞机从高空向下看。 彩虹的出现于当时天气变化相联系,一般我们从彩虹出现在天空的位置可以推测当时会出现晴天或雨天。东方出彩虹时,本地下雨的可能性较小,而西方出彩虹时,本地下雨的可能性却很大。 那么,为什么每次彩虹往往出现在夏天的雨后呢?因为夏天常常下阵雨,雨的范围不大,往往是这边的天空在下雨,那边天空仍出太阳,这时候雨后的天空中还漂浮着许多小水滴,当太阳光透过这些小水滴时,经过折射作用,天空中就出现了美丽的彩虹。 【知识新授】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 →制定计划→获取事实和证据→检测与评价 →合作与交流。 对照实验: 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 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设计原则: 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 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探究实验的注意点 ①读题(划关键词):看什么,想什么 ②对比:想到的知识与题目对比 ③猜想:紧扣题意、科学合理…… ④设计实验:紧扣猜想、科学可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经济环保、安全环保…… ⑤结论:与猜想相呼应。 【例题分析】 例1.厨房调味盒里有多种白色固体。小明为了确定哪种是蔗糖,他取少许尝味道。他的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建立假设???????????????????????????B.?提出猜想???????????????????????????C.?获得证据???????????????????????????D.?得出结论 例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结合起来,如图是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让小球从斜面 AO 上某处静止释放,沿斜面滚下,经 O 点滚上斜面 OB。有关他的理想实验程序内容如下:(1)减少第二个斜面 OB 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能达到原来的高度,但这时它要运动的远些。(2)两个对接的斜面中,使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上升到释放的高度。(4)继续减少斜面 OB 的倾角,小球到达同一的高度时就会离得更远,最后使斜面 OB 处于水平位置,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有关理想实验程序先后顺序排列的正确选项是( ) 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 B.?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 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 D.?事实(2)→事实(1)→推论(4)→推论(3) 例3.李明同学为了探究鲫鱼“浮头”的原因,取来两只相同的鱼缸甲、乙,并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试选出最合理的一种( ) A.?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中泵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