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589149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2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共26张PPT)

日期:2025-11-2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2167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化学反应,苏教版,方向,PPT,26张,限度
  • cover
(课件网)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一、什么是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NH3+H2O NH3·H2O 特征(两同): ②反应物与生成物共存 例: 正反应: 逆反应: 从左向右进行的反应。 从右向左进行的反应。 ①相同条件下同时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2mol SO2与1mol O2反应能否得到2mol SO3?为什么? 不能,因这是个可逆反应,而可逆反应是不能进行到底的。故此对于任何一个可逆反应都存在一个反应进行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里,加0.01molCO和0.01mol H2O(g), 发生CO+H2O CO2+H2 反应开始时,反应物浓度最_____,生成物浓度为_____.所以,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_____,逆反应速率为_____ 随着反应的进行,从正反应来讲:反应物浓度逐渐_____,生成物浓度逐渐_____;从逆反应来讲:反应物浓度逐渐_____,生成物浓度逐渐_____ ;整体来说:反应物浓度逐渐_____,生成物浓度逐渐_____; 所以,正反应速率变_____,逆反应速率变_____ 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总有那么一刻,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_____ 大 0 大 0 相等 大 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如果我们用图来描述上述的过程,该如何画这个速率—时间(V—t)关系图 V正 V逆 t V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重要概念--化学平衡状态。 V’正=V’逆 二、化学平衡状态: 1、定义:指在一定条件下,当正、逆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恒定,反应达到了“限度”。 强调三点 前提条件: 实质: 标志: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V正 =V逆≠0 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恒定 2、化学平衡的特征 ①逆: ③等: ②动: V正 =V逆≠0 ④定: ⑤变: 可逆反应 动态平衡,反应没有停止 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恒定 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1.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主要特征是( ) A. 反应停止了 B. 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0 D. 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C. 正、逆反应还在进行 D 2. 在一定条件下,使NO和O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的速率逐渐减少,最后为零 C. 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不变 D.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不变 B 三、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与方法 ①速率:对同一种物质:v(A)正=(A)v逆 或者 v(A)消耗=(A)v生成 ②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 直 接 3.(双选)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 A B + 3 C,在下列四种状态时属于平衡状态的是( ) 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A. v(A) = 2 mol/(L·s) v(A) = 2 mol/(L·s) B. v(A) = 2 mol/(L·s) v(B) = 1.5 mol/(L·s) C. v(A) = 2 mol/(L·s) v(B) = 2 mol/(L·s) D. v(A) = 60 mol/(L·min) v(C) = 1.5 mol/(L·s) AD 结论:对不同物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以证明属于平衡状态,但必须是不同方向的速率。以xA(g)+yB (g) ? zC(g)为例,平衡标志为: v(A)消耗与v(C)消耗之比等于x:z; v(B)生成与v(C)生成之比等于y:z; v(A)生成与v(B)消耗之比等于x:y。 4.可逆反应N2+3H2 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3v正(N2)=v正( H2 ) B.v正( N2 ) =v逆( NH3 ) C.2v正( H2 ) =3v逆( NH3 ) D.v正( N2 ) =3v逆( H2 ) C 7. (双选)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3H2 2NH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